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窗》教学实录及专家点评» 正文

苏教版《窗》教学实录及专家点评

[10-18 22:14:36]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语文课堂实录   阅读:80
概要: 概要:一、导入新课:未成曲调先有情师:2003年高考作文,陕西有个考生写了一首诗歌,在网上炒得很火,同学们知道吗?生:不知道。师:高考作文明确规定,不容许写诗歌,可他写了;明确规定不少于1000字,可他只写了209字,然而这首诗却被评为满分。他也因此改变了中国考试的历史——把高考作文不容许写诗歌的历史,送进了坟墓。(学生发出了赞叹声)师:同学们非常敬佩他的创新精神。确实是这样:创新,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石,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他的这首诗的题目是——《打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生:(小声地)多美的名字!师:可我要问的是:打开窗帘,阳光真的只有一种颜色吗?我以为:在有的人眼里,打开窗帘,他的内心不仅阳光灿烂,而且还能把光明播撒到别人的心灵;而在有的人眼里,却永远只能面对一堵光秃秃的墙。正如北岛的一句名诗:卑鄙——生: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师:很好。下面我们共同走进澳大利亚著名作家泰格特的《窗》,一起见证人性的光辉与黯淡!(师板书:窗)二、把握情节:立异标新二月花师:同学们预习课文了吗?生:预习了。师:预习是一个好习惯,孔子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苏教版《窗》教学实录及专家点评,标签:课堂实录,http://www.kuaixue5.com
一、导入新课:未成曲调先有情
  师:2003年高考作文,陕西有个考生写了一首诗歌,在网上炒得很火,同学们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高考作文明确规定,不容许写诗歌,可他写了;明确规定不少于1000字,可他只写了209字,然而这首诗却被评为满分。他也因此改变了中国考试的历史——把高考作文不容许写诗歌的历史,送进了坟墓。
  (学生发出了赞叹声)
  师:同学们非常敬佩他的创新精神。确实是这样:创新,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石,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他的这首诗的题目是——《打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生:(小声地)多美的名字!
  师:可我要问的是:打开窗帘,阳光真的只有一种颜色吗?我以为:在有的人眼里,打开窗帘,他的内心不仅阳光灿烂,而且还能把光明播撒到别人的心灵;而在有的人眼里,却永远只能面对一堵光秃秃的墙。正如北岛的一句名诗:卑鄙——
  生: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师:很好。下面我们共同走进澳大利亚著名作家泰格特的《窗》,一起见证人性的光辉与黯淡!(师板书:窗)
  二、把握情节:立异标新二月花
  师:同学们预习课文了吗?
  生:预习了。
  师:预习是一个好习惯,孔子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学们在预习时,要善于把握文章学习的重点。现在,我来把本课的学习重点明确一下(板书:1、概括——情节2、对比——性格)。哪个同学帮我们熟悉一下课文,其他同学带着思考题的前三题,着重解决第一个学习重点:概括——情节。
  (投影:1、文中写了哪两个人?2、你认为教参对情节的概括,是以哪个人为角度概括的?有何不妥?3、请从另一个人的角度重新概括,并体会作者构思的匠心。)
  生1:我想把课文读一下。
  师:有勇气,这不仅是自信的表现,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生读课文)
  师:这位同学读完了,大家评评,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好!
  师:只要你们多读、多练,也一定能读得和她一样好。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导读题三分钟,再分组讨论。
  生2:我觉得这篇小说写了两个人物。
  师:哦,哪两个人物,表述能不能再具体一点?
  生2:一个是靠近窗户的人,一个是远离窗户的人。
  师:我们把这两个人简称为近窗和远窗的人,好吗?
  生2:好的。
  师:你觉得教参的概括是从哪个人的角度概括的?
  (投影:教参概括1
  、两人关系融洽;2、从享受到困扰;3、见死不救;4、一堵光秃秃的墙)
  生2:是从远窗人的角度概括的。
  师: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能和我们说说吗?
  生2:我是从“从享受到困扰”和“见死不救”看出的,它们前面省略的主语都是远窗的人。
  师:那你能不能据此修改教参的另两条概括呢?
  生2:我把第一条(两人关系融洽)修改成“与近窗的人关系融洽”,把最后一条(一堵光秃秃的墙)修改成“见到一堵光秃秃的墙”。
  师:同学们,你们说改得好不好?
  生:改得好!
  师:我觉得改得不是好,而是——很好!(生笑)这就是说,只要我们有了科学的方法,我们也可以挑战权威,就像陕西写诗的那个大胆的考生,这也算是一种创新精神。
  刚才我们从“远窗的人”的角度,对课文的情节作了概括,那么,现在谁能从“近窗的人”的角度概括课文的情节,并分析作者为何不以“近窗的人”角度来行文?
  生3:我把它概括为“与远窗的人关系融洽;编造窗外公园的美景;在冷漠中死去”。
  师:概括得很好。这就是说,在我们概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概括的角度一致,角度一致了,就不会像教参上一样顾此失彼。如果我在“近窗的人”概括中,也加上一条“见到一堵光秃秃的墙”,同学们怎么理解我的这种概括?
  生4:我觉得这“光秃秃的墙”不是真正的墙,而是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隔阂,或者是冷漠。
  师:你真的很优秀,一下就明白了老师的用意。下面,谁来说说作者不用“近窗的人”角度行文的理由。
  生5:我认为作者如果用“近窗的人”角度行文,一开始就失去了悬念,文章就会平铺直叙,不能够跌宕起伏,而“文似看山不喜平”!
  师:我注意到他用了一个词——“跌宕起伏”,这个词用得神采飞扬。只有“跌宕起伏”,小小说才充满悬念,而“悬念”正是小小说艺术上的灵魂。
  三、分析性格:无限风光在险峰
  刚才我们一起熟悉了小说的情节。高尔基曾经说过:“情节的发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现在,我们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来分析人物的性格。同学们看导读题4—6小题,先思考,后交流。
  (没有同学主动回答)
  师:今天是几号?
  生:“3月15号”。
  师:“3•15”是消费者维权日。现在有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剥夺了同学们的话语权,今天我特别希望同学们能大胆地维护自己的话语权。
  (学生笑)
  师:近窗的人死了,医生丝毫没有大惊小怪。我觉得可能是医生见惯了人的生死,所以很平淡,是这样吗?
  生6:不是,是因为近窗的人病得很重,医生对他的死早已有了思想准备。
  师:哦,病得很重,那么你觉得他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可实际上呢?
  生6:他最应该做的是“静养”,而他却不断编造生动、美丽、丰富的公园美景,来减轻病友的疼痛和寂寞。
  师: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一下他的这种精神吗?
  生6:可以,比如说“舍己为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师:你说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让我想起了你们刚学过的一篇文章《纪念白求恩》,想起了毛主席对白求恩评价的一段话。近窗的人,也可以算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别人’的人。”(师生共同背颂)
  师:小小说一般惜墨如金,这篇小小说为何花费大量的笔墨来写窗外的美景呢?而且在写美景的时候,出现了“照例是……”、“有的……有的……”等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节发展上有何好处?

[1] [2] [3]  下一页


Tag:语文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语文学习 - 语文课堂实录
上一篇:《热爱生命》课堂实录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