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的学生逐步掌握了品文析字的方法,并具有一定的能力。教师根据年级特点,引导学生品析文字。我们说,语文味哪来,有位名师这样认为,语文课上就是要“咬文嚼字”,就是要品味文字的精妙,课堂上才会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这堂课真是体现了出了语文的本质特点。今天的语文文字的训练是丰富的,到位的。在品析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特别是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词语的积累,这样做使学生终身受益。
朗读的指导体现了层次性,没有过多的技术性指导,而是在不断品悟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心灵去触摸句子,读好句子,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
这节课的亮点之一,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穿插了一定数量的课外资源,如zha药为何为了这样猛;诺贝尔还遭受到了哪些种种遭遇;课尾的诺贝尔奖颁发的盛况照片,墓碑的介绍。这精美的图片,深沉低缓的音乐,教师的深情叙述,无不撞击着学生的心灵,我想,此时,诺贝尔那高大的形象已经矗立在孩子们心中。
商榷之处:
1、教师的过渡语言很优美,也很自然,但要简洁精练,把可贵的时间给学生们,让学生多读多悟。
2、朗读指导很到位,激励性评价也很恰当,如果有更多个性化的点评,那效果更好。
3、课尾的拓展显得分量重了些,是否可简略。
Tag:苏教版五年级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范文,语文学习 - 苏教版课堂实录 - 苏教版五年级课堂实录
- 《21 诺贝尔》课堂实录及听后随笔
- › 《21 诺贝尔》课堂实录及听后随笔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1 诺贝尔》课堂实录及听后随笔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1 诺贝尔》课堂实录及听后随笔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1 诺贝尔》课堂实录及听后随笔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1 诺贝尔》课堂实录及听后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