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苏教版课堂实录苏教版三年级课堂实录于永正的《小稻秧脱险记》课堂实录» 正文

于永正的《小稻秧脱险记》课堂实录

[10-18 22:13:20]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苏教版三年级课堂实录   阅读:8675
概要: 概要:第一课时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小稻秧脱险记》。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跟于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稻”的笔顺,“秧”的右边起笔位置。 [评:板书课题不忘写字训练,说明老师有很强的训练意识] 老师:学这篇课文,我们有四项任务。(出示投影片,教师读) 教学目标 1.读课文,读出生字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 3.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怎样脱险的? 4.写生字,要求写得正确、规范。 [评:于老师提出的这四项教学目标是在研究本课课后作业题的基础上制定的。课后作业题规定了教每课书的具体目标,只有每课的具体目标落实了,才能确保小学阶段教学总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教每课书,都要像于老师这样强化目标达成意识,围绕课后作业题来设计教学实施方案] 老师:现在,先来看第一个任务。(出示投影片)这一课的生字一共有16个[注:教材是原版本,现已有所调整]。 杂 拥 拼 棵 剂 喷 器 欺 负 喘 纷 雾 吵 汹 蛮 搬 霉 小朋友注意看,这些生字哪些不要老师教,也不要看书上的拼音,你就认识? 学生:我认识“棵”、“拼”。 老师
于永正的《小稻秧脱险记》课堂实录,标签:课堂实录范文,http://www.kuaixue5.com
第一课时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小稻秧脱险记》。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跟于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稻”的笔顺,“秧”的右边起笔位置。
  [评:板书课题不忘写字训练,说明老师有很强的训练意识]
  老师:学这篇课文,我们有四项任务。(出示投影片,教师读)
教学目标
1.读课文,读出生字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
  3.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怎样脱险的?
  4.写生字,要求写得正确、规范。
  [评:于老师提出的这四项教学目标是在研究本课课后作业题的基础上制定的。课后作业题规定了教每课书的具体目标,只有每课的具体目标落实了,才能确保小学阶段教学总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教每课书,都要像于老师这样强化目标达成意识,围绕课后作业题来设计教学实施方案]
  老师:现在,先来看第一个任务。(出示投影片)这一课的生字一共有16个[注:教材是原版本,现已有所调整]。
   杂 拥 拼 棵 剂 喷 器 欺 负 喘 纷 雾 吵 汹 蛮 搬 霉
  小朋友注意看,这些生字哪些不要老师教,也不要看书上的拼音,你就认识?
  学生:我认识“棵”、“拼”。
  老师:这个“拼”字你是什么时候认识的?
  学生:我是一年级时认识的。那时有一个词是“拼音”。
  学生:我还认识“剂”、“吵”、“雾”。
  老师:对她来说,近一半的生字都认识了。你读书的时候,只把不认识的字的拼音画出来。还有哪些字你认识?
  学生:我还认识“杂”、“器”。
  老师:(老师指“纷”)这个字有认识的吗?
  学生:认识,这个字读fēn。
  老师:你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我是在{清明>这首诗里学的:里面有一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
  学生:我还认识“搬”。
  老师:你是在哪儿认识的?   学生:在我们家门口墙壁上的“搬家公司”的广告上认识的。
  老师:那是一些“野广告”。看来,“野广告”也有好处,可以帮助你认字。作为你,还要“感谢”“野广告”。这些字有没有一个都不认识的?(学生摇头)大家要实事求是:请大家拿好书,认真地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看一看课后的生字表。那上面有注音。
  [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非都“生”,这是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在此基础上进行识字教学,这就叫实事求是]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老师:我发现有同学已经读第二遍课文了。有的同学在读书时,把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的上面。这样很好。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上面。
  (学生默读,边读边写拼音)
  老师:读完写完后,请同学们读一读生字的拼音,并记住它。
  (学生读,教师巡视指导)
  老师:书上生字能记住的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出示投影片)请同学们看,哪些字记住了。
  (请一同学读,其余同学跟着读)
  老师:注意“欺负”的“负”,单读时,读第四声。和“欺”连在一起时读轻声。请接着读。
  (学生读完,老师出示投影片)
  杂草 一拥而上 拼命一棵
  化学除草剂 喷雾器 欺负
  喘气纷纷 争吵 气势汹汹
  蛮不讲理 搬到 倒霉
  老师:看一看,这些字组成的词你会不会读?(指一学生读完)还有问题吗?
  学生:“蛮”我读不准。
  老师:多虚心,有不懂的就问。谁来当她的老师?
  (一学生站起来教读)
  学生:“气势汹汹”的“势”我读不准。
  (一学生站起来教读)
  老师:还有问题吗?(学生摇头)看来需要老师帮助的很少很少,有些字平时就会的。第一个任务完成了。下面我们还有一个任务。请大家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
  (学生读课文,画词语,教师巡视。发给部分学生小黑板。让他们把不懂的词语写在小黑板上)
  老师:请写好的小朋友把小黑板送过来。(学生纷纷送来.老师把小黑板挂到大黑板上。这些词浯是: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警觉、收拾、有气无力、纷纷)请大家把这些词语读一读。
  (大家读词语)
  老师:这些词,有的需要老师帮助,有的自己读课文就可以理解;请大家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些词语的意思。我相信,同学们能通过读课文理解这些词语。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老师:读完两遍的请举手。(学生举手)好,读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词语的意思,还要做到正确、流利,如果能做到有感情就更好了。请大家再读。
  (学生继续读课文)
  老师:有的同学已经读到第四遍了。刚才有的同学问我(板书“蜡黄”)“蜡黄”的“蜡”的读音。请大家读字音。(师顺手在“蜡”上面加上拼音。学生读la)“蜡黄”是什么意思?就是指脸色像蜡一样黄。第二个任务基本上完成了。
  [评:感悟,感悟,“感”而后“悟”。怎么“感”?主要是诵读,读得多了,学生便能借助语言环境悟出语句的意思。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已有的认识结构对于当前的认知活动会起到决定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时,所联系的语言环境可视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思维组块。学生凭借这个词语或句子与上下文中的其他语句的逻辑联系,便能比较容易地推知这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于老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意在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语言。从而为领悟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创造良好条件]
  老师:哪个小朋友有把握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学生举手)三分之二的同学举手。哪些同学虽然没把握读正确,但愿意试一试?(一个同学举手)好,请你站起来。于老师很喜欢这个小朋友,因为她勇敢、敢试。请你试着读一读。
  (学生读得较流利。但读到“小稻秧望着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说……”时,“蛮”读错了,但自己意识到后,就改正了)
  老师:请停下来。这个小朋友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学生:“蛮”一开始读错了,后来又改正了。
  老师:好,你听得真认真。于老师就喜欢这样的同学,自己错了自己改正。请你再读读那一句。

[1] [2] [3]  下一页


Tag:苏教版三年级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范文语文学习 - 苏教版课堂实录 - 苏教版三年级课堂实录
上一篇:《东方之珠》第一教时课堂实录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