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语文课堂实录《乡土情结》教学实录» 正文

《乡土情结》教学实录

[10-18 22:14:36]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语文课堂实录   阅读:80
概要: 概要:《乡土情结》教学实录【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了解文中乡土情结的内涵和作者大量引用的古诗文的意思和作用。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二) 过程与方法1. 仔细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探讨作者大量引用古诗文的意图及作用。2. 通过抓关键句,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和内容。(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乡土情结的时代涵义,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师:“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故乡的一切在每个人身上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每个人对故乡都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这种感情是怎样的感情?又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人在离家时这种思乡之情表现得更加强烈?新时期我们对待故乡又该是怎样一种情感和态度?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著名作家柯灵的散文《乡土情结》。二、 解题释义师:请同学快速查字典,看看“情结”一词是什么意思。生:“情结”指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师:“情结”是比喻化的说法,形象地揭示这种感情的化解不开、非常浓重的特点。同学们课前预习了课文,想一想,本文表现的仅仅是对乡
《乡土情结》教学实录,标签:课堂实录,http://www.kuaixue5.com

《乡土情结》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文中乡土情结的内涵和作者大量引用的古诗文的意思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1. 仔细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探讨作者大量引用古诗文的意图及作用。
  2. 通过抓关键句,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和内容。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乡土情结的时代涵义,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师:“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故乡的一切在每个人身上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每个人对故乡都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这种感情是怎样的感情?又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人在离家时这种思乡之情表现得更加强烈?新时期我们对待故乡又该是怎样一种情感和态度?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著名作家柯灵的散文《乡土情结》。
  
  二、 解题释义
  
  师:请同学快速查字典,看看“情结”一词是什么意思。
  生:“情结”指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
  师:“情结”是比喻化的说法,形象地揭示这种感情的化解不开、非常浓重的特点。同学们课前预习了课文,想一想,本文表现的仅仅是对乡土的思念之情吗?
  生:从第5节开始,文中还表现了爱国、思国之情。
  师:可见,本文的题目“乡土情结”包含故土之思、故国之情的丰富内涵,是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
  
  三、 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说一说本课文行文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生:文章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史料来表现“乡土情结”。
  师:请大家快速找出来,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的意思。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用投影仪显示:唐代诗人王维《杂诗(其二)》、刘皂《渡桑乾》、韦庄《菩萨蛮》、孟浩然《留别王维》、李贺《南园》及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和《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的“名言”,并作简要介绍评点)
  师:此外,文中还大量运用了古诗文中经常出现的词语和景物,极富文学意境和文化内涵。如酒阑灯灺、良辰美景、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鹏举鸿飞、鱼游濠水等等。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大量引用古诗文、史料?
  (师生讨论明确:这样做既能生动、形象、真切地揭示乡土情结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久远的特点,激发读者的联想、想象,激起情感共鸣,又能准确、简练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还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情味、文化内涵,增加了作品的知识性、生动性、可读性。总之,这些古诗丈、史料,成了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师:文章叙古写今,旁征博引,也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文学底蕴,谁能简要介绍一下作者柯灵?
  (在学生介绍和课本注释的基础上,用投影仪补充:柯灵少年时因家贫失学,靠刻苦自学走上了文学道路。一生喜欢读书,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是一位世纪文化老人。1926年在上海《妇女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叙事诗《织布的女人》。解放前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掠影集》,建国后主要从事电影创作,代表作品有电影剧本《腐蚀》《为了和平》《不夜城》《春满人间》《秋瑾传》(根据夏衍剧本改编)等,其他代表作品有散文集《遥夜集》、短篇小说集《同伴》等。)
  
  四、 问题探究
  
  师:下面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文,同座位互相交流,找出文中体现作者观点、标明文章行文思路的关键语句。
  (教师点拨指导: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文章的旨趣,标示着文章的思路,显示着文章结构的特点。从阅读的角度看,不把握它,就无法正确地理解文章。一般说来,关键句常常出现在文章和段落的开头或结尾,也有在段落中间出现的。关键句与非关键句,是就其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并不是说非关键句就不重要,更不是说可有可无。
  学生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明确:本文有两句话非常关键。一是第1节最后一句“这就是乡土情结”;二是第6节开头一句“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这两句话都起到了总结上文、领起下文的过渡作用。
  学生集体朗读1—2节)
  师:“这就是乡土情结”一句揭示了“乡土情结”的由来,在上下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课文第l节与第2节都叙述了“乡土情结”的由来,但角度有什么不同?
  (师生讨论明确:第1节侧重从外在环境角度——人“离得远了久了”,乡土情结就会产生或更强烈——揭示乡土情结的由来;第2节侧重从人自身成长的角度揭示乡土情结产生的原因和乡土情结的特点)
  师:在第2节中有哪几个词准确、形象地揭示了“乡土情结”的特点?
  (师生讨论明确:“烙印”“春蚕作茧”“文身的花纹”等比喻揭示出乡土情结的永恒的、深刻的、轻易不能化解的特点)
  师:从第2节看,乡土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师生讨论明确:(1)父母亲族的爱;(2)家乡的山水草木;(3)悲欢离合的家史;(4)邻里乡情)
  师:在第2节中,作者说到童年的故乡生活给人影响时,说“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作者为什么这样不厌其烦地列举故乡的景和物,用“一切”“所有”来代替好不好?
  (师生讨论明确:不好。这貌似絮叨的叙述,实则满含深情,强化了童年的故乡生活对每个人影响之广、之深的特点。具体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出生地不仅给了他自然的生命,而且给了他文化,他之所以成为“这个人”而不是另外一个人,故乡的文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总结:对文章内容赏析、评点时,一般围绕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写得怎么样以及表达了什么情感,有什么深刻含义等几个方面展开)

[1] [2]  下一页


Tag:语文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语文学习 - 语文课堂实录
上一篇:于漪《晋祠》教学实录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