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语文导学案《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4» 正文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4

[10-18 22:14:36]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语文导学案   阅读:80
概要: 概要:⑤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默读课文,思考探究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2、苏轼“夜游”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3、这是苏轼笔下的月下之景,你还能想到哪些写“月”的诗句? 三、品读欣赏,把握情感4、联系写作背景,谈谈你怎样理解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闲人”的含义是什么?本句包含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小组合作完成)写作背景:元丰二年(1079年),因有人故意扭曲苏轼的诗句,他被捕下狱,坐牢103天,几次濒临砍头之险,史称“乌台诗案”。出狱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这个职位相当低微,他甚至带领家人在城东坡地垦荒,种田帮补生计。 5、从课文中我们能读出苏轼面对生活是怎样的态度呢? 四、 达标测试,默写全文。上一页 [1] [2]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4,标签:导学案,http://www.kuaixue5.com

⑤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默读课文,思考探究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2、苏轼“夜游”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3、这是苏轼笔下的月下之景,你还能想到哪些写“月”的诗句?  

   

   

   

三、品读欣赏,把握情感  

4、联系写作背景,谈谈你怎样理解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闲人”的含义是什么?本句包含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小组合作完成)  

写作背景:元丰二年(1079年),因有人故意扭曲苏轼的诗句,他被捕下狱,坐牢103天,几次濒临砍头之险,史称“乌台诗案”。出狱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这个职位相当低微,他甚至带领家人在城东坡地垦荒,种田帮补生计。   

   

   

5、从课文中我们能读出苏轼面对生活是怎样的态度呢?  

   

   

四、 达标测试,默写全文。

上一页  [1] [2] 


Tag:语文导学案导学案语文学习 - 语文导学案
上一篇:《大雁归来》导学案2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