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语文导学案《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2» 正文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2

[10-18 22:14:36]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语文导学案   阅读:80
概要: 概要:www.kuaixue5.com《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2王丽萍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掌握重点词、句。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3、背诵课文,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学习重点:学习目标1、3学习难点:学习目标3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方法:自由品读――合作讨论――探究提升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预习导航:1、 生字关遂( )寝( ) 荇( ) 竹柏( )2、 朗读课文并填空《记承天寺夜游》是( )的一篇小品文,本文以寥寥数语描绘了( ),写于作者被贬( )地名期间。3、资料链接:作者简介:苏轼四川眉山人,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公元1037年),字子赡、号东坡居士。我国民间所说“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指的就是:苏轼、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苏轼少年时便显露出了超人的文学艺术方面的才华,父母都是为人正直,使他养成了心胸坦荡的性格。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2,标签:导学案,http://www.kuaixue5.com
www.kuaixue5.com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2
王丽萍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掌握重点词、句。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背诵课文,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学习重点:学习目标1、3
学习难点:学习目标3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方法:自由品读――合作讨论――探究提升

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一、预习导航:

1、  生字关

遂(   )寝(   )  荇(    )  竹柏(   )

2、  朗读课文并填空

《记承天寺夜游》是(    )的一篇小品文,本文以寥寥数语描绘了(                ),写于作者被贬(      )地名期间。
3、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苏轼四川眉山人,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公元1037年),字子赡、号东坡居士。我国民间所说“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指的就是:苏轼、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苏轼少年时便显露出了超人的文学艺术方面的才华,父母都是为人正直,使他养成了心胸坦荡的性格。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与他同病相连的张怀民住在承天寺!

二、学习课文:
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一)、 学生多种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断句、节奏,试着读出感情 )

(二)、结合书下的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研讨完成)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       欣然起行                               
(2)遂至承天寺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闲人的古今意义                        
(4)相与步于中庭   

(5)盖 竹柏影也                   
2、翻译句子 (回忆以前所学的添字法、换字法等翻译规律)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三)、再读课文,自主学习

    1、从原文中找出“记”的要素:时间(                 ),地点(             ), 人物(              ),起因(                         )。  
    2、本文共分为三层:

第一层,记事,交代了(                            )。  
    第二层,写景,写了(                        )的景色。
    第三层,抒情,抒发了(                   )的感情。
   3、指导背诵,并抽背。
(四)、问题探究   (小组研讨)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抓关键词,品修辞)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品意境)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课堂检测 

1、  解释词语

欣然:           念:    空明 :      但:          闲人:    

[1] [2]  下一页


Tag:语文导学案导学案语文学习 - 语文导学案
上一篇:《答谢中书书》导学案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