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语文备课参考《陶校长的演讲》教材解读» 正文

《陶校长的演讲》教材解读

[01-09 23:30:44]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语文备课参考   阅读:8722
概要: 概要:总述(《陶校长的演讲》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园丁之歌”。《陶校长的演讲》是一篇演讲稿,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本篇课文的中间4个自然段关于“四问”,结构相似,适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篇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陶行知这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课文结构很严谨,语言流畅,极具启发性。学生能在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陶校长的演讲(演讲又称演说,指在公共场合就某个问题阐明事理、发表见解的表达方式,它是借助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表达思想的较高级的综合性口语形式。演讲是说理性的文体。这是陈述性知识。课题中的“陶校长”指的是陶行知,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曾先后在南京创办晓庄学校,在重庆北碚创办育才学校,在我国现代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此,毛泽东同志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课题中心词是“演讲”。这个课题告诉我们课文写的是“陶校长的演讲”。这个课题简洁、明确,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这是智能价值,可在读题、审题时实施)各位同学:(演讲稿
《陶校长的演讲》教材解读,标签:备课参考,http://www.kuaixue5.com

总述(《陶校长的演讲》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园丁之歌”。《陶校长的演讲》是一篇演讲稿,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本篇课文的中间4个自然段关于“四问”,结构相似,适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篇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陶行知这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课文结构很严谨,语言流畅,极具启发性。学生能在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陶校长的演讲

(演讲又称演说,指在公共场合就某个问题阐明事理、发表见解的表达方式,它是借助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表达思想的较高级的综合性口语形式。演讲是说理性的文体。这是陈述性知识。课题中的“陶校长”指的是陶行知,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曾先后在南京创办晓庄学校,在重庆北碚创办育才学校,在我国现代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此,毛泽东同志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课题中心词是“演讲”。这个课题告诉我们课文写的是“陶校长的演讲”。这个课题简洁、明确,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这是智能价值,可在读题、审题时实施)

各位同学:

(演讲稿一般开头要称呼,从称呼可知这篇演讲稿的演讲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在书面写作时要顶格写,称呼后用“冒号”,这些是陈述性知识。)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议题,让读者心中有数,也为下面就这四问分别阐明道理作了准备,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直截了当的提出第一问:身体进步了没有!)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关联词“因为……所以”,清楚地指出了这样问的原因)否则(“否”的韵母是“ou”,否则:连词,意思是“如果不这样”。),一切都将是空的。(“有健康的身体”“ 没有健康的身体”的结果不同,比较得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锻炼”这个词的两个字都是本课生字,都是前鼻音,“炼”的声母是“l”。这两个字学生容易写错,“锻”是金字旁,“炼”是火字旁,右边不要写成“东”,需要从意义上关注字形。),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两个“离不开”指出了具体做法。)希望你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科学的健康堡垒”(“垒”是生字,声母是边音“l”,书写时注意上大下小,意思为古代军中作防守用的墙壁。“堡垒”:①在冲要地点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②比喻难于攻破的事物或不容易接受进步思想的人。联系具体语境理解为“比喻难于攻破的事物”)(提出希望)。

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问“学问进步”的理由简洁明了。)我们是学生,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两个“就要”指出了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这样,我们就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

(这一自然段问学问进步了没有……与上一自然段构段方式相似,学习时“半扶半放”。)

第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工作的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学校和班集体中,你们多多少少都承担着一些工作,如值日、执勤、班级和学校的管理等等。(举例写了一些小事)这些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指出做好小事的重要性。)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情,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和听课、读书、作业同样重要的学习。

(这一自然段问工作进步了没有……与第二、三自然段构段方式相似,学习时“放”。)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德”是生字,本课中的难写易错字。)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需”和“须”是同音异形字,比较:“需”是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表示人的意愿;“须”在表示必须知道的事项时,作名词用;“需”常作动词用,有时也作名词用,表示需求、需要的意思。)要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公德”指公共道德。),也要讲究“私德”(“私德”指个人的品德修养。),要“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指健全个人的人格)。(“既要”“也要”关联词,)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

(第五自然段问道德进步了没有……与第二、三、四自然段构段方式相似,学习时“放”。)

(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为第二段,具体阐述“每天四问”,分别要求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有没有进步。这四个自然段的“四问”结构相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呈现的。文本特点明显,采用“教”—“扶”---“放”的方法,在阅读文本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理清“怎样写”,有助于积累语言,复述课文。)

以上我谈的就是“每天四问”。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励”是生字,易写错,左边是“厉”字。“激励”的意思:激发勉励,使振作。)和鞭策(“鞭策”这个词的两个字都是本课生字,鞭 biān 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策”cè,声母是“c”,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鞭策”的意思:用鞭和策赶马。比喻督促。)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效能:效率、功效等)、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争取在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总述(这篇演讲稿辞真意切,极有鼓动性,感染性;结构上,按“总----分----总”方式谋篇,以“问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办”方式构段,十分严谨缜密。

1.关注文体特点。《陶校长的演讲》是一篇演讲稿,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把课文当成“演讲稿”来教发挥出课文的“例子”的价值。让学生从“例子”中了解“演讲稿”,会读“演讲稿”,能关注“演讲稿”,有兴趣可以尝试写“演讲稿”

2.关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课文结构很严谨,语言流畅,极具启发性。学生能在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阅读教材中,体会陶行知这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3.努力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从写什么,关注为什么这样写,进一步关注怎样写。演讲稿的阅读方法,演讲稿的书面写法值得学习。

4.以学生发展为本。

关注文本中的重点词句,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揣摩《陶校长的演讲》中的“锻炼”与“堡垒”;“道德”与“公德”、“私德”;“真人”与“四问”之间的存在着的关系,引导学生注意前后联系,实时地回文对比。借助揣摩文本中的这些重点词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对文本内容中存在的推理逻辑关系和表达顺序有了感悟。

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借用本课教材发展学生。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中有几段结构类似甚至相同的内容,《陶校长的演讲》一文中的“每天四问”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它分四段表述,而这四段内容结构安排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学生学了第一问,就已经有了学习经验,我们就应该借助这个“力量”,让学生尝试学习下一段,放手让学生分组合作,相互借力自学后面的内容。这样教师省力,不必要一段段苦口婆心细细讲解,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能力也得到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就练就了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教就是为了不教。

鉴于以上分析,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4.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Tag:语文备课参考备课参考语文学习 - 语文备课参考
上一篇:《陶校长的演讲》教材分析及教学思路设计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