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语文导学案《雨说》导学案» 正文

《雨说》导学案

[10-18 22:14:36]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语文导学案   阅读:80
概要: 概要:www.kuaixue5.com《雨说》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能读准字音,读出停顿。2.通过学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3.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学法指导】《雨说》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说话能力,采用第一人称与儿童对话,塑造了一个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的形象。全诗洋溢着轻松愉快、清新活泼的气息。学习这首诗,大家应该多读,使朗诵声情并茂,体会诗歌的魅力,感受春雨的美好。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田圃 ( ) 禁锢( ) 留滞( ) 喑哑( )( ) 襁褓( )()2.解释下列词语: 寒浅 留滞 喑哑 襁褓 忍冬 洗礼3.了解作者郑愁予以及写作背景。4.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想,雨“说”了哪些话?请你在文中用横线标出。5.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二、学习研讨(一)导入。 (二) 听读课
《雨说》导学案,标签:导学案,http://www.kuaixue5.com
www.kuaixue5.com

《雨说》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能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通过学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3.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学法指导】

《雨说》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说话能力,采用第一人称与儿童对话,塑造了一个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的形象。全诗洋溢着轻松愉快、清新活泼的气息。学习这首诗,大家应该多读,使朗诵声情并茂,体会诗歌的魅力,感受春雨的美好。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田圃 (  )    禁锢(     )    留滞(    )     喑哑(   )(   )     襁褓(     )(  )

2.解释下列词语:  寒浅   留滞   喑哑   襁褓   忍冬   洗礼

3.了解作者郑愁予以及写作背景。

4.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想,雨“说”了哪些话?请你在文中用横线标出。

5.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 

(二)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美读并思考:雨说的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

(三)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1、初读课文,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疑问。

2、再读课文,品味语言。找出课文中三至五个你认为精彩的拟人句,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3、归纳总结。试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归纳文章的主题。

 (四)比较阅读,鉴赏提升

    读杜甫的《春夜喜雨》,比较作者的感情。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请你谈出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解。
点此下载:
《雨说》导学案


Tag:语文导学案导学案语文学习 - 语文导学案
上一篇:《为你打开一扇门》导学案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