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背影》教案» 正文

《背影》教案

[10-18 22:14:36]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语文综合性学习   阅读:80
概要: 概要:(5)橘子买回来后,父亲“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心: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是感到踏实满足。 (6)临别时,父亲说的话虽然很简单、朴实,但里面包含着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深情。 (7)“他触目伤怀,自然……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背影” (两个“自然”表现了“我”对父亲更深的理解,泪光中的背影已不单单是父亲往日背影的再现,其中还包含着老境颓唐、每况愈下而又爱子心切的老年父亲的影子,寄托着作者对父亲更为深切的疼惜、怀念之情。) 4、疑点探究。 ①、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文章的第二、三小节交代了朱自清当时的家庭状况,这段叙述是否属多余笔墨? 家中“祸不单行”,遭受不幸的变故,家境衰败,这惨淡的环境、悲凉的气氛,与下文父亲送别时对儿子的满腔挚爱形成对照。在这种特定背景、环境下的父亲的“背影”,不同于随处可见的普通的背影,更充满感情、饱含深意,更显示出父爱的崇高。(这一段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看似偏离话题,实则紧扣中心。) ②、以“背影”为题的作用。(课题能否改为“浦口惜别”?) 以“背影”为题含蓄隽永,“背影”既是人物
《背影》教案,标签:综合性学习资料,http://www.kuaixue5.com
(5)橘子买回来后,父亲“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心: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是感到踏实满足。 
(6)临别时,父亲说的话虽然很简单、朴实,但里面包含着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深情。 
(7)“他触目伤怀,自然……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背影” 
(两个“自然”表现了“我”对父亲更深的理解,泪光中的背影已不单单是父亲往日背影的再现,其中还包含着老境颓唐、每况愈下而又爱子心切的老年父亲的影子,寄托着作者对父亲更为深切的疼惜、怀念之情。) 
4、疑点探究。 
①、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文章的第二、三小节交代了朱自清当时的家庭状况,这段叙述是否属多余笔墨? 
家中“祸不单行”,遭受不幸的变故,家境衰败,这惨淡的环境、悲凉的气氛,与下文父亲送别时对儿子的满腔挚爱形成对照。在这种特定背景、环境下的父亲的“背影”,不同于随处可见的普通的背影,更充满感情、饱含深意,更显示出父爱的崇高。(这一段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看似偏离话题,实则紧扣中心。) 
②、以“背影”为题的作用。(课题能否改为“浦口惜别”?) 
以“背影”为题含蓄隽永,“背影”既是人物形象的素描,又是人物精神的写照,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和凝结点。 
5、拓展延伸、创新思维训练。 
A、有人曾说:“10岁时,我们仰慕父亲;20岁时,我们鄙弃父亲;40岁时,我们敬重父亲。”其实,父亲仍是那个父亲,但不同年龄的我们却会有不同的感情。十六七岁的你对父亲的情感是怎样的,请列举一例,说说自己与父亲的情感。 
B、热点争鸣。以下两个论题自由选择一个,结成小组进行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 
①、由于多数学生反对,2003年9月曾传闻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落选鄂教版语文教材。其理由为:《背影》中“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和“父亲形象不够潇洒”,故将《背影》逐出中学语文新教材。对此你有何看法? 
②、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认为:“《背影》短短千把字的小品里,作者便流了四次眼泪,也未免太多了一点。 时至今日,一个二十岁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顾,而面临离别,是不是会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 今日的少年应该多读一点坚毅豪壮的作品。”对此你有何看法? 
6、扩充阅读:三毛的同名作品《背影》。 
四、课文总结 
1、分段: 
(一)§1写对父亲的思念,从“不相见”到“不能忘”,引出对“背影”的回忆。 
(二)§2—6回忆父子二人由徐州相见到浦口告别的经过,描写父亲穿铁道、买橘子的背影,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挚感情。 
1、简述回家奔丧的经过,交代这次父子分别时的家庭境况。 
2、写车站送别时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 
3、描写父亲穿铁道、买橘子的“背影”,表现父子间深挚的感情。 
(三)§7写“我”别后对父亲的思念,通过接读来信、回忆“背影”,再次点题,照应前文。 
2、主题:本文以“背影”为线索,通过描写父亲在车站送别儿子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3、写作特色 
(1)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并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 
这个背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背影,实际在一个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是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的情况下,在浦口车站送别时,父亲穿铁道、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时的背影。它既是父亲形象的素描,又是他爱子精神的写照:父亲肥胖而吃力的“形”,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老境颓唐、心情忧伤的“神”,都表现在这个背影上。同时这个背影也成为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和凝聚点,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儿子对父亲的理解、联系和怀念,全都融化在这个背影里了。 
(2)在叙事和描写中进行抒情。(“我”的感情变化也是伏笔) 
(3)围绕中心剪裁,详略得当。 
4、这篇语言质朴、意蕴隽永、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深情的文章深得人们喜爱,还被改编成了一首抒情歌曲。现在请同学们欣赏这首歌。 
五、布置作业 
1、学了这篇课文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2、感受有二:a、我们知道:好文章并不一定需要华丽的语言,只要你平常善于观察,善于体会,就一定会写出好文章来。B、写人,并不一定要写人物的全貌,完全可以抓住人物身上一部分,比如人物的手、眼睛等等最能体现人物特色的部分来细致刻划。 
3、作业:学了这篇课文后,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取熟悉的一个人,抓住人物身上最有特色的部分,写一篇表现人物特点、歌颂生活中的真情的作文。 

上一页  [1] [2] 


Tag: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资料语文学习 - 语文综合性学习
上一篇:《父母的心》教案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