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紫藤萝瀑布》教案及教学反思3» 正文

《紫藤萝瀑布》教案及教学反思3

[10-18 22:13:20]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语文综合性学习   阅读:80
概要: 概要:生命 二、(7——9)忆花————感受:思绪万千(议论)永恒 三、(10—11)思花————感受:精神倍增(抒情)(三)再次阅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分小组讨论)并回答: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紫藤萝的?按怎样的顺序来描述盛开的紫藤萝的?2、文章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是由景入情的?简要分析两句。3、文章用了哪些修辞?并作简要分析其作用。4、文章开头用来“我不觉得停住了脚步”与结尾的“我不由的加快了脚步”这是不是有矛盾?请作简要分析。提示:要注意在阅读时把握语句中的关键词和句并结合有关的材料和背景补充。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归纳:1、作者从三方面来介绍: 板书:花瀑——花穗——花朵 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顺序。2、1)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的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通过眼前花的描述来紫藤萝花的美) 2)、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此句通过对紫藤萝形状的描述,流露出较强的感情。抒发了作者对紫藤萝生命的顽
《紫藤萝瀑布》教案及教学反思3,标签:综合性学习资料,http://www.kuaixue5.com

命           二、(7——9)忆花————感受:思绪万千(议论)

恒        三、(10—11)思花————感受:精神倍增(抒情)

(三)再次阅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分小组讨论)并回答: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紫藤萝的?按怎样的顺序来描述盛开的紫藤萝的?

2、文章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是由景入情的?简要分析两句。

3、文章用了哪些修辞?并作简要分析其作用。

4、文章开头用来“我不觉得停住了脚步”与结尾的“我不由的加快了脚步”这是不是有矛盾?请作简要分析。

提示:要注意在阅读时把握语句中的关键词和句并结合有关的材料和背景补充。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归纳:

1、作者从三方面来介绍:   板书:花瀑——花穗——花朵     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顺序。

2、1)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的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通过眼前花的描述来紫藤萝花的美)

 2)、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此句通过对紫藤萝形状的描述,流露出较强的感情。抒发了作者对紫藤萝生命的顽强,流露出赞美之情。

3、 1)、“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突出了紫藤萝花的美而且在阳光充满了活力。)  2)、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了花朵的饱满,富有活力。

4、文章这样开头和结尾在结构上能做到首尾呼应、点明主题的作用。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山的那一边,我们懂得了人不能没有理想;于是,我们走一步,再走一步,战胜了生活中的艰难险阻,懂得了人不能没有信心;后来,我们在挣扎的小飞蛾身上,感悟到了生命在于奋斗;今天,我们将驻足于紫藤萝花面前,体会一份宁静和喜悦。

二、合作探讨

1、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讨论并归纳:先写每一穗花,再写每一朵花。先写花趣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然后写花的形状,”“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最后写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

讨论并归纳:从三个方面写。

(1)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2)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3)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3、作者为什么把花香说成“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讨论并归纳:这里运用了通感。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资料语文学习 - 语文综合性学习
上一篇:《童趣》教案及教学反思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