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公文写作工作报告考察报告湖南新农村考察报告:父与子的观念碰撞(新农民)» 正文

湖南新农村考察报告:父与子的观念碰撞(新农民)

[10-18 22:37:11]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考察报告   阅读:8779
概要: 概要:三年时间,张友秋的手套厂就征了三次地,建了三个厂。“我今年还想买几十亩地,进行扩大生产。”张友秋说。 家庭作坊:老太太也参与工业化 张友秋的做法并不是个案,在东富30多家稍上规模的手套厂中,有十多家老板都像张友秋一样,将手套制造业的上游产业链环节通吃。而且还有几家专门的织布厂和纺纱厂生产上游原材料。 东富手套老板们的生意经还有一招:无论是织布机还是纺纱机,基本上都是购买沿海大型纺织和服装企业换下来的二手设备,这样,就能以较少的资本赢得更高的产能。“我们将广东的厂搬到东富来了。” 不仅如此,东富手套制造商还充分发挥当地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劳动力是我们的传统优势。”付方华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立足本地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 手套生产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缝制和打包工序为例,手套厂裁剪出来半成品——一张成形的手套布料,两张手套布料缝制成一只手套。如果用机器缝制,需要添置大量设备和人员,东富的手套老板们就将这些半成品分包给农村的各个家庭,每个家庭就成了一个独立的作坊。“我也不晓得这种家庭作坊到底有多少,因为太多了。”付方华说。 缝制手套是手套生产的最后一道环节,工艺
湖南新农村考察报告:父与子的观念碰撞(新农民),标签:学习考察报告,考察报告怎么写,http://www.kuaixue5.com
  三年时间,张友秋的手套厂就征了三次地,建了三个厂。“我今年还想买几十亩地,进行扩大生产。”张友秋说。 
  家庭作坊:老太太也参与工业化 
  张友秋的做法并不是个案,在东富30多家稍上规模的手套厂中,有十多家老板都像张友秋一样,将手套制造业的上游产业链环节通吃。而且还有几家专门的织布厂和纺纱厂生产上游原材料。 
  东富手套老板们的生意经还有一招:无论是织布机还是纺纱机,基本上都是购买沿海大型纺织和服装企业换下来的二手设备,这样,就能以较少的资本赢得更高的产能。“我们将广东的厂搬到东富来了。” 
  不仅如此,东富手套制造商还充分发挥当地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劳动力是我们的传统优势。”付方华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立足本地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 
  手套生产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缝制和打包工序为例,手套厂裁剪出来半成品——一张成形的手套布料,两张手套布料缝制成一只手套。如果用机器缝制,需要添置大量设备和人员,东富的手套老板们就将这些半成品分包给农村的各个家庭,每个家庭就成了一个独立的作坊。“我也不晓得这种家庭作坊到底有多少,因为太多了。”付方华说。 
  缝制手套是手套生产的最后一道环节,工艺简单,也是利润最低的环节。但在农村家庭,上至老太太,下至小姑娘,几乎每个人都会使针线活,不少人家里都有缝纫机,建筑工人用的劳保手套又不要讲究太多的做工,这样一来,老太太茶余饭后可以缝手套,小姑娘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也能缝制几双手套,“一个老太太一个月赚200元没点问题。”张友秋说,一个月的基本生活费就出来了。 
  每双手套可以赚二角五分钱,一个家庭利用空闲时间,一个月也能赚上个几百甚至上千元。家家户户缝手套并包装,已成为了东富镇不少村的一道风景。如此一来,东富手套业在国内就很具有竞争力了。 
  土狼战术:跨省开辟根据地 
  现在,东富的手套业发展起来了,本镇的劳动力显得有点紧张,东富的手套老板们开始东进江西设厂。 
  以张友秋为例,他去年就在江西萍乡的老关镇和排上镇各设了一个手套厂,今年又打算在醴陵石亭镇再设个厂,理由很简单:东富劳动力不够而且工资在悄悄上涨。 
  东富手套厂群体就像一群土狼,数十家企业各展所长,抱团群居,形成了产业的成本洼地。 
  就这样,东富手套业已初具规模并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也通过这种“土狼战术”,连最普通的识字不多的农村老太太也能参与到市场竞争的大潮中来,并尝到了市场经济的甜头。 
  青竹的产业化探索 
  种粮养猪,是湖南农村最普通、最传统的营生方式。湘潭县响水乡青竹村也是一个典型的粮猪型农村。经过三四年的实践,青竹村探索出一个“公司+协会+农户”的全新模式,以养猪协会为龙头,上联公司,下联农户,创造性地推动了“订单农业”的发展,使分散型农户的生产变成集约化的经营。 
  解决销路:养猪协会与公司签单 
  20xx年春节,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到每斤2.20元,让青竹村村民坐立不安。正月初八那天,青竹村党支部书记卢国良得到一个消息:湘潭伟鸿食品公司与俄罗斯签订了年供3万头标准化生猪的大单。卢国良大喜过望,找到该公司,但伟鸿公司拒绝跟一家一户的农户签订单,因为收购生猪的质量难以保证。卢国良连夜召集养猪大户开会,成立养猪协会。正月十二那天,青竹村养猪协会和伟鸿公司签订了保质保价供应生猪的协议。 
  20xx年3月至5月,养猪协会向伟鸿公司销售生猪1万多头,当时市场价格只有2.15至2.30元每斤,而伟鸿公司的保护价为2.50至2.60元每斤,保护价让农户每头猪多赚四五十元。 
  解决贷款:创造联户联保模式 
  由于价格和销路有保证,青竹村农民养猪的收益明显高于周边村镇,全村412户中有375户加入了养猪协会。然而资金的短缺却缚住了他们的手脚。一些养殖户准备到信用社贷款,信用社的人告诉他们,贷款必须有资产抵押。此路不通,养猪协会会长卢国良琢磨了一个晚上,想出了“联户联保贷款”的方法,即由3至5户没有直系亲属关系的农户自愿组成联保小组向信用社申请贷款,如果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联保小组的成员必须代他还清贷款。这个办法终于得到湘潭县信用联社的肯定。 
  首批40万元贷款很快发放到农户手中,一年后,贷款额度增加到260万元,目前贷款余额约280万元。 
  20xx年,青竹村出栏生猪1.3万头。在信用社支持下,20xx年,青竹村出栏生猪数量猛增到2.8万头,去年更是达到3.1万头,户均出栏75头,预计今年将超过4万头。 
  今后出路:必须延长产业链 
  “公司+协会+农户”的“青竹模式”被广泛推介,截至目前,采访团所到的6县市均成立了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基本上“村村有协会”,有的村甚至95%的农户都加入了协会。仅湘潭县注册的养猪协会、养兔协会、优质稻协会等合作组织就达98家。 
  然而,从农民的收入情况来看,以青竹村为例,20xx年猪价上涨,青竹村出栏生猪2.8万头,利润806万元;20xx年猪价大跌,全村出栏生猪3.1万头,利润只有150万元,平均每头猪的利润不到50元。按照养猪协会和企业签订的保护价协议,收购价高于市场价0.1-0.25元,也就是说,除去保护价超出市场价的部分,农民养猪实际上没赚钱。 
  以“订单农业”为核心的“青竹模式”只是解决了局部市场农产品卖不出去的问题,却不能够有效地帮助农民规避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究其原因,根源是“青竹模式”的产业链太短,至今仍停留在销售原始产品——活大猪的经营模式上,必须在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上做文章。 
  迫切希望致富的青竹人看到了这一点。近两年来,青竹村大力推广“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等生态农业模式,前不久,青竹村还与湘潭市一家超市签订协议,双方将合作建设1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但生猪和瓜果蔬菜的初加工还没有起步,更谈不上精深加工。由此看来,青竹农业的产业化之路还需要继续摸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Tag:考察报告学习考察报告,考察报告怎么写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上一篇:济青、沪宁高速公路考察报告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