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公文写作工作报告考察报告湖南新农村考察报告:父与子的观念碰撞(新农民)» 正文

湖南新农村考察报告:父与子的观念碰撞(新农民)

[10-18 22:37:11]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考察报告   阅读:8779
概要: 概要:禁止用谷米煮酒熬糖、限制喂猪数目、禁喂鸡鸭……这是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到的“农村诸禁”内容。当时,农会设立“诸禁”的原因是谷米有限,农民食不果腹,愁苦不堪。 “新农村堪称天堂” 走进今天的湘潭县和韶山市,处处是猪粮丰收的景象。湘潭县粮食总产量和生猪出栏量均排在全省第一位,20xx年产粮85万吨,出栏生猪250多万头。韶山市年出栏生猪35万头,生猪产业化来势看好。农民种植的优质稻和杂交稻,年均亩产粮食愈1000公斤,比1927年前后整整提高了3倍!政府和地方中介组织非但不限制养猪,还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农民增加投入,多养猪、养良种猪。 七十三岁的湘潭县退休干部赵荣球老人见证了湘潭县农民生活由饥饿型到温饱型的全过程: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得解放,实现了中国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梦想;共产党用三十年的时间解决了9亿农民的温饱问题。谈到今天的支农、惠农政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老人认为,比起几十年前,新农村堪称“天堂”。 粮猪型农业继续担纲目前粮猪型农业仍旧是湖南农村和农业经济的支柱。本次考察的6个县市全部纳入了我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生产不仅总量大,而
湖南新农村考察报告:父与子的观念碰撞(新农民),标签:学习考察报告,考察报告怎么写,http://www.kuaixue5.com
  禁止用谷米煮酒熬糖、限制喂猪数目、禁喂鸡鸭……这是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到的“农村诸禁”内容。当时,农会设立“诸禁”的原因是谷米有限,农民食不果腹,愁苦不堪。 
  “新农村堪称天堂” 
  走进今天的湘潭县和韶山市,处处是猪粮丰收的景象。湘潭县粮食总产量和生猪出栏量均排在全省第一位,20xx年产粮85万吨,出栏生猪250多万头。韶山市年出栏生猪35万头,生猪产业化来势看好。农民种植的优质稻和杂交稻,年均亩产粮食愈1000公斤,比1927年前后整整提高了3倍!政府和地方中介组织非但不限制养猪,还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农民增加投入,多养猪、养良种猪。 
  七十三岁的湘潭县退休干部赵荣球老人见证了湘潭县农民生活由饥饿型到温饱型的全过程: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得解放,实现了中国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梦想;共产党用三十年的时间解决了9亿农民的温饱问题。谈到今天的支农、惠农政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老人认为,比起几十年前,新农村堪称“天堂”。 
  粮猪型农业继续担纲
  目前粮猪型农业仍旧是湖南农村和农业经济的支柱。本次考察的6个县市全部纳入了我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生产不仅总量大,而且单产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以上。受农业税取消和农村直补等惠农政策的刺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增加,与上一年度相比,各县市的粮食播种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比如湘潭县20xx年粮食播种面积183.645万亩,同比增长2.4%,粮食总产量90.9万吨,同比增长2.8%,居湖南省首位;人均粮食占有量达826公斤,全年为社会提供商品粮47万吨,再度获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称号。长沙县去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3.38万亩,总产60.03万吨。韶山市耕地面积仅9万亩,粮食产量高达7.16万吨。
  在生猪养殖方面,20xx年6县市农民人均出栏生猪数量均在10头以上,其中湘潭县出栏生猪250多万头,韶山市出栏生猪35万头,湘乡市出栏生猪178万头。在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等几个养猪大县(市)中,养猪和种粮的收入占到了农业总产值的50%至70%,大部分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中,约有60%是卖猪所得。 



  长沙县金井镇惠龙食品公司内。3月5日,一名农村妇女在加工当地生产的芋头。该公司生产的芋头远销日本、韩国。记者朱辉峰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湘潭县荷叶坝村。2月17日,李玉芬指着自家猪舍说,她准备扩建新猪舍。红网记者明健飞 摄 





1927年1月9日,毛泽东从韶山步行到湘乡,10日到达县城,住在湘乡饭店,在饭店接见了湘乡县委、县工会、农会、商会等组织负责人,召开了调查会。图为当年的湘乡饭店。 



  农业产业化 
  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各级财政要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可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订单农业”。 







  东富是醴陵市的一个镇,101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103家企业。其中30多家帆布手套企业因成本低,已基本打败广东同行,所占的市场份额达到全国十分之一强。手套企业将生产最后一道环节——缝制手套分包给上百个家庭作坊来做,使农村娭毑(湖南方言,指老太太)也能参与手套生产,并用这种低成本的“土狼战术”打遍天下——从无到有到强,东富帆布手套产业仅花了5年时间。 
  时间:20xx年2月24日 
  地点:醴陵市东富镇 
  株洲的醴陵市是湖南的东大门,而东富镇又在醴陵市的最东边。湖南的行政版图极似一个人头,株洲就是这个头像的鼻梁,而东富镇正好处在鼻尖的位置。 
  东富镇因东富寺而得名,东富寺坐落在东富村,是一座不大的庙宇,建筑结构是湖南乡间最常见的那种,不甚出奇。出奇的是,寺庙大门上的“东富寺”三字,“富”字缺了上头的那一点。 
  “相传该庙建成之日,村里的长者邀请过路的一位秀才来题写寺名,那秀才看到东富村一带贫困落后,故意少写了富字上的一点,暗讽此地一点都不富。”民间掌故,东富镇党委书记付方华信手拈来。 
  如今的东富,已变了模样。东富镇101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103家企业,形成了建筑、陶瓷、鞭炮烟花和帆布手套等6大镇域经济支柱产业,20xx年农民人均收入近5000元。尤为人称奇的是,这个4.9万人的镇竟有3000多外来打工者。目前该镇70%的劳动力每月有工资收入,已由农业镇变成了工业镇。 
  手套加工:无中生有的产业 
  与烟花、陶瓷等传统产业不同,东富从来就没有手套产业的基础,这完全说得上是一个“无中生有”凭空创造出来的行当。 
  建筑业是东富镇的传统产业,从东富建筑队发展起来的东富集团有限公司,如今是国家一级建筑施工企业。 
  从上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东富的建筑队天南地北闯天下,业务做得红红火火。这些建筑队每年要从广东、浙江等纺织业大省购买大量的劳保手套发给工人。当地一位张姓村民敏感地发现了这一商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东富村创办了第一家手套厂,专门从外地织布厂买来帆布布料加工手套。不过,由于国内手套行业的无序市场竞争,东富镇的第一家手套厂由于没有成本优势而不得不关门。 
  但这也给了其他东富人以启示,开始刺激他们不断去追求成本最低之道。 
  东富手套厂总经理张友秋尝试着联合其他手套加工厂去织布厂进货,规模采购立马让进货成本大大降低;但这种优势并没有保持好久,相邻的江西同行很快就学会这一招,东富手套业又开始面临成本竞争危机。 
  张友秋想,与其去买布,不如自己建织布厂。于是,20xx年,张友秋投资一百多万元在原手套加工厂的旁边购地建了一个织布厂。到20xx年,张友秋发现,靠从外地购棉纱回来织布,还是有点亏,于是又投资二百来万元在织布厂旁建了一个纺纱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Tag:考察报告学习考察报告,考察报告怎么写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上一篇:济青、沪宁高速公路考察报告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