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录:<悯农>
《悯农》中有这么一句“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我问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农民伯伯获得了丰
收,却还是饿死了。”小易说:“这还不明白,人总是会死的,老了就死了。”我真是又气又好笑。我
笑着问大家:“照小易的的说法,我们人本来就会死的,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来上学,爸爸妈妈还要辛苦
地工作呢?还不如在家舒舒服服地。”
有的小朋友马上反驳:“老师,那怎么行,谁来给饭我们吃,那我们不就真的饿死了。”有的说:“我
们人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怎么能不学习不干活呢?”我接着说:“是呀!人要活的精彩,活得有意义
,还记得古诗《夏日绝句》中的那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还记得〈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浑
不怕,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的一生不应该碌碌无为,既然我们小朋友说人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那么
每一代人必须给下一代留下些美好的东西,那这些美好的东西要靠我们的大脑去思考,要靠我们人的双
手去创造,所以,我们为了这一理想,从小学好本领,长大才能去创造,你们说对吗?”孩子们似懂非
懂地点点头,也许他们真的懂了,也许他们还没懂。
话题有些扯远了,我把话锋一转,又回到前面的问题上。这时,小显发言了,他说:“我知道,农民伯
伯每天辛苦地工作,忙得连饭也吃不上,所以就饿死了。”唉!也难怪,那个年代离孩子们实在太遥远
了,对他们来说,辛勤劳动获得丰收,怎么可能饿死呢?想不明白。
于是,我打了个比方。说:“当时的农民,自己没有土地,他们要去租地主的地种,每年要交租给地主
,还要交税给官府。比如,一户农民向地主租了10亩地,到了秋天收了2000斤粮食,地主收租500斤,官
府收税500斤,还剩1000斤,这是一个丰收年,农民还可以勉强过日子。可是第二年,年成不好,发大水
,农民到秋天只收到了1000斤粮食,可地主的租要交,官府的税要缴,你们说农民还有粮食吗?”孩子
们异口同声地说:“没有了。”有的还担心地说:“农民不就会饿死了。”我说:“对呀!为了不饿死
,农民就要向地主借粮食,可这粮食不是白借的,得付利息,比如借了500斤粮食,第二年得还1000斤,
如果接下来的一年,遇到干旱,农民没有收到粮食,你们想一想,这时农民的日子更难过了,你们说对
不对?”孩子们说:“对呀,农民没吃的了,而且借的粮食,地主的租,官府的税还没交,农民们欠了
好多好多,该怎么办呢?”我说:“这就是旧社会人吃人的制度所造成的。”有孩子插嘴了:“老师,
人真的把人给吃了吗?”我说:‘你们想,农民辛苦种粮食,可却得不到粮食,粮食全被地主,官府夺
去了,农民们没有吃的,只能活活饿死了,你们说是不是官府和地主把农民给逼死的,所以我们说是个
人吃人的黑暗制度,因此毛主席领导的军队推翻了这个黑暗的社会,建立了新社会,把地主的地分给了
农民,免了农业税,现在的农民只要勤劳就能制富,过上幸福的生活。现在你们理解这句古诗了吗?“
孩子们点点头。
- 《悯农》课堂教学思考及实录
- › 《悯农》课堂教学思考及实录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悯农》课堂教学思考及实录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悯农》课堂教学思考及实录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悯农》课堂教学思考及实录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悯农》课堂教学思考及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