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教学参考《浪之歌》教学案例2» 正文

《浪之歌》教学案例2

[01-09 14:53:28]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教学参考   阅读:80
概要: 概要:师:有道理,这是语体风格不统一的问题,可能是翻译的原因造成的。那么大家可以试着改一改。生:可以改成“事业”,你看,“这就是我的事业”,更庄重了,更神圣了。生:如果要表达神圣的话,我认为还可以改成“这就是我的使命”。生:还可以改成“这就是我的理想”。看到学生读书有新得,我动情的说:改得非常好!“事业”“使命”“理想”这三个词语都比原文要贴切,意思更丰富!咱们把改后的句子再朗读一遍,体会一下。生感情朗读,改后结尾的表达效果果然增强了。没有想到学生的改诗不但促进了对课文的理解,还学会了锤炼词语。这就是生成,这是出乎意料的收获,这是没有办法预约的精彩!看到学生热情高涨,我也顺势抛出了一个研究性的问题。师:课文中倒数第二段最后两句话我也读不太懂,你们谁读明白了请告诉我。生反复朗诵: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师:那为什么说“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生:爱情不能盲目!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要理性的去追求爱情。生:要获得爱情,必须要冷静。生:爱情让我痛苦,可是我还是要去爱,明明白白的爱。师(故作惊讶状):我的天!我以为你们年纪小,原来你们已经明
《浪之歌》教学案例2,标签:语文学习,http://www.kuaixue5.com
  师:有道理,这是语体风格不统一的问题,可能是翻译的原因造成的。那么大家可以试着改一改。
  生:可以改成“事业”,你看,“这就是我的事业”,更庄重了,更神圣了。
  生:如果要表达神圣的话,我认为还可以改成“这就是我的使命”。
  生:还可以改成“这就是我的理想”。
  看到学生读书有新得,我动情的说:改得非常好!“事业”“使命”“理想”这三个词语都比原文要贴切,意思更丰富!咱们把改后的句子再朗读一遍,体会一下。
  生感情朗读,改后结尾的表达效果果然增强了。没有想到学生的改诗不但促进了对课文的理解,还学会了锤炼词语。
  这就是生成,这是出乎意料的收获,这是没有办法预约的精彩!
  看到学生热情高涨,我也顺势抛出了一个研究性的问题。
  师:课文中倒数第二段最后两句话我也读不太懂,你们谁读明白了请告诉我。
  生反复朗诵: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师:那为什么说“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生:爱情不能盲目!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要理性的去追求爱情。
  生:要获得爱情,必须要冷静。
  生:爱情让我痛苦,可是我还是要去爱,明明白白的爱。
  师(故作惊讶状):我的天!我以为你们年纪小,原来你们已经明白爱情的真谛了!(众笑)
  生:这两句话感觉不太通顺,“纵使”和“而”之间的连接好像比较别扭。
  生:对,应该在“纵使我满腹爱情”后面,补充一句“我也无怨无悔”。
  师:那么我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两句话重新组合一下,怎么样?
  生: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憔悴是因为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我清醒地爱着,所以幸福和痛苦都让我憔悴。
  师:不错,理解得比较准确。
  生:也可以这样理解: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憔悴是因为我满腹爱情。纵使我形容憔悴,但是我依旧决定爱到地老天荒。因为我深深地知道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我宁愿承受这份清醒的苦痛。
  师:哦,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有人说,爱情是甜蜜的痛苦!看来我们还是可以读懂这个句子的。不过如果散文诗真这样写,语言是不是显得太罗嗦了,诗味儿就没有了。看来散文诗还是要凝练一点好,给人回味的余地多一点好。
  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改来改去,发现这里还是不能改,因为原句的表达已经达到最简洁精练的地步了,这反而达到了欣赏品味优美语句的目的。
  【案例分析】
  阅读教学离不开预设。预设可以实现教学目标,使教学活动有计划的进行,教师便于驾驭课堂教学。课堂的预设需要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要具有灵活性,在师生互动中随机调整,才会结出生成的果子。
  这节课上,因为那个学生提出了一个用词的问题,使得课堂的预设因此改变了行走方式,这是一个偶发事件,在我看来,却是本课教学的一个契机。原先的设计是优美语句欣赏,现在变成了问题语句的批判,从审美活动变成反审美活动,但是作为一节语文课,它生成了一些新的资源,又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促进了对课文优美语句的理解,这些生成资源还是存在于语文教学的框架之内,对于这样的生成我认为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因此,从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角度讲,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引导学生走向有效的生成资源。
  曾经听过一些新课程的研讨课,课堂上不管学生的回答是什么,教师都是说“好”,缺少评判的环节。我认为教师还是要评判的,要干预,要引导,才能体现施教之功。这节课上,学生提出改“津液”和“空气”,实际上是学生的误读,通过比较证明,还是课文的原句比较贴切,老师应当给予纠正,但是要鼓励这种发现。而后面把“工作”一词改为“事业”“使命”“理想”都非常恰当,是学生在读书中的创见,是本课教学的一个亮点,是师生互动中有效的生成,应该给予大力赞扬。因此我想到,生成不能漫无边际,不能脱离文本,不能游离于阅读教学之外,生成也讲究个有节有度。
  学生局限于自己的认知水平,有时候对于课文的理解可能是模糊的,表达出来往往是肤浅的,课堂之初学生提出改词的时候,还存在一些误解,但是这个时候老师没有讽刺打击,而是给予热情鼓励,因势利导,抓住这个有利的教学契机,重视学生的逆向思维,用一种开放的态度来对待教学,在民主教学的气氛中使课堂达成了一些有效的生成。这节课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改诗中从反面品味了散文诗语言的凝练和情韵,生成了诸如对课文用词精练的认识,生成了课文中某些语句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做适当的修改,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挑战权威的成功体验,是这节课的成功所在。当然,追求课堂的生成考验教师的课堂智慧,生成教学的内容具有随机性和灵活性,对于教师的潜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上一页  [1] [2] 


Tag:教学参考语文学习语文学习 - 教学参考
上一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案例及分析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