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教学参考《致女儿的信》教学随笔» 正文

《致女儿的信》教学随笔

[01-09 14:53:50]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教学参考   阅读:80
概要: 概要:天给初三学生上的课文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一封信:面对正值花季的女儿,一个对爱情充满好奇与遐想的少女,针对爱情这一个既深奥又简单的问题,身为父亲的作者并没有选择回避,也没有教条式的说教,而是采用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故事去阐释爱情的真谛。信中主要谈了人的“精神性”与“生物性”的关系,强调人类高尚的爱情应该远远超越“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从中启发和培养了女儿正确的爱情观,这篇课文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由于是连续第四年带毕业班,所以上这篇课文前不再羞羞答答,布置预先作业时,就大大方方地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初中教材中唯一一篇直接探讨爱情话题的阅读文章,要求大家仔细去看,去思索、去体会,对中学生来说,什么是爱情?你是怎么理解爱情的?所以今天的课堂充满了和以往有些稍微不同的气氛,师生互动比较良好,我尝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教材和理解爱情。文本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初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异性之间会产生微妙的感觉。对于爱情这个既神秘又敏感,既好奇又困惑的情感,学生如处理不当,思想认识不足,就会产生早恋等的不良现象。其实,早在我讲这个话题之前,学生
《致女儿的信》教学随笔,标签:语文学习,http://www.kuaixue5.com

天给初三学生上的课文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一封信:面对正值花季的女儿,一个对爱情充满好奇与遐想的少女,针对爱情这一个既深奥又简单的问题,身为父亲的作者并没有选择回避,也没有教条式的说教,而是采用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故事去阐释爱情的真谛。信中主要谈了人的“精神性”与“生物性”的关系,强调人类高尚的爱情应该远远超越“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从中启发和培养了女儿正确的爱情观,这篇课文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
  由于是连续第四年带毕业班,所以上这篇课文前不再羞羞答答,布置预先作业时,就大大方方地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初中教材中唯一一篇直接探讨爱情话题的阅读文章,要求大家仔细去看,去思索、去体会,对中学生来说,什么是爱情?你是怎么理解爱情的?
  所以今天的课堂充满了和以往有些稍微不同的气氛,师生互动比较良好,我尝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教材和理解爱情。文本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初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异性之间会产生微妙的感觉。对于爱情这个既神秘又敏感,既好奇又困惑的情感,学生如处理不当,思想认识不足,就会产生早恋等的不良现象。其实,早在我讲这个话题之前,学生对爱情就已经有朦胧的向往了,至少电视上、小数中看的太多了。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如何面对爱情?爱情的真谛是什么?”这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由于学生对爱情这个话题比较好奇、兴趣较大,在教学中我尝试着让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但部分学生有羞于发言或不敢发言的现象,尤其是女生,对于这个话题更是面红耳赤的。虽然脑子里、骨子里对这个话题是思考了很多,但当我真的拿到课堂上来讲时,自然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了,更多的学生窃窃私语倒有、举手大胆发言就不敢了。
  关于文中提到的父亲对爱情的童话回答,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也不一定是对我国的学生就很合适,比如说对爱情、忠诚、心灵的怀念三位一体的理解,感觉我自己这个做老师的都要用以后漫长的岁月来体会,哪里能交给学生爱情是什么呢?上帝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探访,中间间隔了整整五十年的岁月啊,男女从青年变成了老年,五十年的岁月,见证的是爱情的忠诚,用我们古典的文言说就是:执子之手,与子携老。而我们周围有太多见异思迁、朝三暮四、喜新厌旧的感情了,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如果给他们奢谈什么从一而终的爱情,其教育效果也只能停留在表面而已,说不定学生私底下会觉得课本和老师的爱情观都已经太落后了呢。
  我跟学生说,真正的爱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那么五十年后,如果你依然能像第一天那么爱她,那么你才有资格说“爱”这个字。学生马上反驳,五十年后,都已经是老头、老太婆了,还谈什么爱情呢?是啊,在他们看来,爱情就是年轻人的事情,过了那么多年,爱情还能不过期的吗?看看我们周围,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渝深爱着一个人的爱情又能有多少呢?——所以关于忠诚,只能从文本到文本,学生即使能勉强接受,真正理解也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等自己也体验了真正的爱情后才能有所感悟。这是我们任何人无法取代的领悟,更是教育不能所及的。
  关于心灵的追念,生死相依的爱情,对学生来说就更遥远了,他们能想象《人鬼情未了》中穿越时空的爱情吗?也许他们能理解《泰坦尼克号》中杰克和露死那三天的爱情,但露丝后来不照样结婚了吗?如果真的有心灵的追念,该终生不嫁啊!面对学生这样的提问,我反驳说,露丝的再婚就是更高层次的爱情,既然杰克已经不能再照顾她了,那么徒留心灵的追念与其苦苦斯守不如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啊!
  所以,讲到最后,我给学生补充和强调的是,对中学生来说,爱情意味着奉献、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承担,在你们一切都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很多学生的爱情其实只是一种单纯的对异性的好感而已,那是青春期的懵懂好感,离真正的爱情还差很远。喜欢一个人跟爱一个人还是有很多区别的,对大家来说,爱情还是很遥远的青苹果,在自己还没有能力能承担一切后果的时候,还是要远离爱情。你们很多的喜欢与爱情无关!


Tag:教学参考语文学习语文学习 - 教学参考
上一篇:《济南的冬天》教学案例研讨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