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及教学反思2» 正文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及教学反思2

[10-18 22:13:20]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语文综合性学习   阅读:80
概要: 概要: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及教学反思2知识与能力:积累字词,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过程与方法: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2、对比探究阅读。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2、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情感教学难点:1、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2、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情感教学方法:朗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大自然中有太多的生命让我们感动不已!植根于淤泥中的夏荷,竟能出于淤泥而纤尘不染;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耀眼的光芒;贫瘠的沙漠中竟能有如此灿烂的生命;幼嫩的小草竟能拥有海一样浩瀚的气势;枝头轻吟的小鸟,雨后潮涌般的春笋,夏日里知知不休的鸣蝉,海边精美的贝壳……这无数弱小而美丽的生命,在带给我们感动的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人生更深刻的思考。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其中的两个弱小的生灵,去聆听他们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及教学反思2,标签:综合性学习资料,http://www.kuaixue5.com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及教学反思2

知识与能力:

积累字词,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过程与方法: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对比探究阅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2、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情感

教学难点:

1、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2、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大自然中有太多的生命让我们感动不已!植根于淤泥中的夏荷,竟能出于淤泥而纤尘不染;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耀眼的光芒;贫瘠的沙漠中竟能有如此灿烂的生命;幼嫩的小草竟能拥有海一样浩瀚的气势;枝头轻吟的小鸟,雨后潮涌般的春笋,夏日里知知不休的鸣蝉,海边精美的贝壳……这无数弱小而美丽的生命,在带给我们感动的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人生更深刻的思考。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其中的两个弱小的生灵,去聆听他们的生命最强音。

二、作者简介:

《蝉》选自《承教小记》,小思;席慕容,生于1943年,台湾女诗人。

三、初读课文,弄清字词

收敛(liǎn):本课指收拢。

聒聒(ɡuō):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

宽恕(shù)  :宽容饶恕。

短暂(zàn)   颤(chàn)动

一丝不苟:(gǒu)形容办事认真,  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

卑(bēi)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上苍:上天。

把玩:拿在手中玩赏。

四、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全班齐读。

过渡:在读的过程中,请注意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对蝉的感情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作者通过哪些语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呢?

2、在读《贝壳》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作者对贝壳是种怎样的感情?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虽然是一篇小的哲理散文,但是文章的结构脉络也是比较清晰的。文中是一条非常鲜明的线索就是作者的感情变化。

作者对蝉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目光首先停留在课文第一、二自然段。首先作者表达了对蝉的一种什么感受?

一个字来概括。对是“烦”。烦它什么呢?它的“知知不休的叫声”。就在我们记忆中涌现知知不休的叫声出现的时候,并试图带着这种感觉读到结尾时,却发现作者感情发生了变化,这时他对蝉的情是什么呢?用一个词概括,对了,是宽恕。从哪里能看出来呢?“忘却恼人的聒聒”。

 为什么作者的感情会发生变化呢?(整理出下面的板书)

        知知不休的叫声     抑

                 ↓烦

 

[1] [2] [3]  下一页


Tag: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资料语文学习 - 语文综合性学习
上一篇:《紫藤萝瀑布》教案及教学反思3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