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高二语文试题关汉卿·窦娥冤基础知识练习及答案(三)» 正文

关汉卿·窦娥冤基础知识练习及答案(三)

[01-15 00:02:59]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高二语文试题   阅读:8936
概要: 概要:关汉卿·窦娥冤基础知识练习及答案(三)【基础演练】1.【滚绣球】这支曲子,表现了窦娥对天地鬼神由敬畏幻想、_________ (填四个字),进而揭露指责,到最后_________ (填四个字)的情感变化,让一个冤屈至深、怨愤至极的窦娥浮现在我们眼前。曲词采用 的抒情方式和多种修辞手法,高亢激越,酣畅淋漓,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体现了古代戏曲语言(曲词)富于 和 的特点。2.我国的古典戏曲与古典诗歌一样,往往借典故表达思想感情,鉴赏戏曲剧本,就必须注意分析其中的典故。对《窦娥冤》中的四个典故,分析不当的是()A、“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两个典故都与“血”有关,紧承第一桩誓愿而用。苌弘、望帝都是无罪被冤被杀的人,作者借此表现窦娥至死不屈的坚强性格。B、“六月飞霜”“东海孝妇”两个典故都是说人间奇冤感天动地,配合窦娥的第二、三两桩誓愿而用,说明窦娥蒙受了冲天冤情,同时驳斥了监斩官的话。C、前两个典故写人间怨恨,后两个典故写天地震怒:一个当时
关汉卿·窦娥冤基础知识练习及答案(三),标签:高二语文试题大全,http://www.kuaixue5.com

关汉卿·窦娥冤基础知识练习及答案(三)

  【基础演练】

  1.【滚绣球】这支曲子,表现了窦娥对天地鬼神由敬畏幻想、_________ (填四个字),进而揭露指责,到最后_________ (填四个字)的情感变化,让一个冤屈至深、怨愤至极的窦娥浮现在我们眼前。曲词采用 的抒情方式和多种修辞手法,高亢激越,酣畅淋漓,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体现了古代戏曲语言(曲词)富于 和 的特点。

  2.我国的古典戏曲与古典诗歌一样,往往借典故表达思想感情,鉴赏戏曲剧本,就必须注意分析其中的典故。对《窦娥冤》中的四个典故,分析不当的是(  )

  A、“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两个典故都与“血”有关,紧承第一桩誓愿而用。苌弘、望帝都是无罪被冤被杀的人,作者借此表现窦娥至死不屈的坚强性格。

  B、“六月飞霜”“东海孝妇”两个典故都是说人间奇冤感天动地,配合窦娥的第二、三两桩誓愿而用,说明窦娥蒙受了冲天冤情,同时驳斥了监斩官的话。

  C、前两个典故写人间怨恨,后两个典故写天地震怒:一个当时应验,一个后来应验。四个典故,内容层层递进,意义由轻而重。

  D、四个典故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而且表现了窦娥的性格。同时紧紧扣住了“‘感天’‘动地’窦娥冤”这个题目的意思。

  3.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这句采用了兴的手法,引出窦娥对天地的指斥)B.“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这句运用典故,是窦娥借古人的故事表明自己的冤情之深)

  C.“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这句采用了拟人手法,是窦娥感天动地冤情的直接诉说)D.“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这句采用比喻手法,抒发了窦娥的一腔怨气)

  4.下列对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的分析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三桩誓愿均典出《汉书》。

  B.三桩誓愿使主人公的反抗性格达到了顶点,使全剧达到了高潮,悲剧气氛达到了最高点。C.它塑造了一个勤劳、正直、善良而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妇女形象。

  D.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强烈的愤怒之情以及坚决的反抗精神。

  【合作探究】

  一.【滚绣球】这段曲词在音韵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何表现的?

  二.下面这段说白有什么特点?

  “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三.这三桩誓愿的提出,每一桩都是先用宾白提出,再用曲词进一步强化,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安排?这三桩誓愿有两桩即时应验,还有一桩在第四折中也得到验证。请想一下,这是否可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四.课文写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她的冤屈和抗争感天动地;《孔雀东南飞》写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化为双飞鸟。这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可能的。试就这种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www.kuaixue5.com

  【巩固提升】

  1.《窦娥冤》中的两句唱词,有两个不同版本的文字表述,试分析其优劣。

  《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

  《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5题。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尾 关汉卿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救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圆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国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2.下列关于《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尾》的曲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铜豌豆”在元代隐喻狎客。

  B.“梁圆月、东京酒、洛阳花、章台柳”都是元代戏剧艺术家们经常赏玩的。

  C.围棋等游戏是风月场中子弟擅长的。

   D.“尚兀自不肯休”意思是“还是不肯放弃”。

  3.下列关于《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尾》主题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作者以“铜豌豆”自喻,以玩世的口吻抒发愤世的情愫,表现了不向统治阶级妥协的精神。

  B.作者以狂放不羁、泼辣淋漓的风致和惊世骇俗之语,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人非议其混迹市井的鄙视态度,反映出作者不向世俗低眉折腰的傲骨。

  C.元代知识分子地位低下,有“七优八娼、九儒十丐”之说,作者以“专向烟花路上行”的玩笑之语,表达了与江湖艺人们水乳jiao融的情感。

  D.关汉卿为了畅快地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在“铜豌豆”之前加上了39个衬字和排比句,虽不顾曲律,但豪放中别有韵味。

  4.关汉卿重视戏剧表演效果,读了上面的语段,你认为他成为伟大剧作家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话说说你的理解。

  5.你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关汉卿的“浪子”形象?(不超过40字)

[1] [2]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试题高二语文试题大全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试题
上一篇:关汉卿·窦娥冤同步练习及答案(一)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