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73.7%的同学不同意"大学期间不用再努力学习"的观点;62.8%的同学不同意"六十分万岁"的观点;76.8%的同学"在乎我的成绩 ;61.6%的同学同意"我常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70.5%的同学"留心我所学领域的有关信息".在对"逃课","作bi"现象调查中发现:"逃课","作bi"现象依然存在,并占相当比例(只有26.4%的大学生选择"从不逃课";54.8%的大学生选择"从不作bi").但对大学生"逃课" 的调查又发现,大学生"逃课""约一个月一次以上 的占25.6%,而"从不逃课与极少逃课"共占75.4%,与20xx年调查相比较,比例有所提高.这一方面得益于近年各高校狼抓学风建设取得良好效果;另一方面反映出新时期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有所改变,向积极方面发展.当然,如何采取有效方式从体制和教育效果上治理"逃课","作bi"这些固疾依然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
(www.kuaixue5.com 博士教育网整理)
3,学习途径的拓展与创新.在"你平时使用因特网"的主要目的调查中,"获取信息"56.4%,"学习 占3.8%.该数字表明: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虽然在学习方面,尤其是专业知识的学习,网络的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大学生作为上网串最高的群体,网络既是学习的媒体,也是学习的资源,当前高校普遍向数字校园目标迈进,加强网上学术资源利用率,寻觅盲人新途径,正基于此.
(二)问题归纳与原因分析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大学生学习情况整体上处于理性发展的状态,学生学习重心倾向于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着力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他人对学生的评价存在偏差.结合"教师卷"的调查结果,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认识态度普遍趋于消极.在向教师调查"依您看,现在大学生在学习上比以前的大学生刻苦"的问题上,答"不刻苦"大占71.5%, 说不清 的占14.4%; "您对目前大学生能力评价",答"一般"的占63.2%, 较强 的占28.4%,"很强"的只有1.1%;在对"您认为,现在大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的三项选择中,累加百分比"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为94.8%,"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为72.3%,"将来报答父母"26.9%;在择业态度上,教师认为"经济收入"占第一位,累计百分比高达97.2%,从中可以发现,教师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比学生的自我讦价更趋于消极,对学生学习目的性理解更趋于功利性.
究其原因,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一代或"新人类"一代,强烈的进取竞争精神,自主意识强,自我讦价度较高,但勤奋踏实的学习作风略显不足,遭受挫折和磨练意识相对欠缺,个人主义倾向有蔓延趋势,这些表现直接影响教师群体对他们的总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度有滑低倾向.另一方面,在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大潮中,社会人士和高校群体中普遍存在"数量增加,质量下降"的疑虑,认为高校学子普遍存在学习态度滑坡现象.调查表现出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机.因此,如何科学理解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切实了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如何增强师生交往,建立新型的平等互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值得我们的关注.
(三)对策和建议
1,树立良好学风,建设高校精神家园.良好学风是高校知名品牌的风向标,也是各高校的一致追求.固化良好的学风,保证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质量,并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作风起积极影响.大学教育的使命之一是将青年一代带入一个新的精神世界, 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学校教育必须通过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训练,创造良好的学风,使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外松内紧的气氛,挖掘他们的潜力,提升他们的竞争力.作为学习型组织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型高校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力,应变力和创新力,提高大学生学习责任感.学校要从整治学术上急功近利入手,从治理"逃课","作bi"等痼疾入手,寻觅"多校区","扩招"等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构筑独特的大学精神.
2,因势利导,讲求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才使学习者一生中不断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容应对变化发展的世界."教师卷"调查显示,"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是否也存在千方百计地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有49.3%的教师认为"不一定"或"不是";"您认为高校教师在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方面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有73.7%的教师答"不一定"或"否",这一方面反映高校教师对自身教学方式的忧患意识和对科学教育方式的追求,从另一侧面也表现出在当前让大学生"学会学习"的要求中高等教育功能发挥的部分缺失.近几年,高校着力树立新的教学质量观,推动专业调查和改造,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配套改革等,创建良好的学习发展空间,其目的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不但求"知",更要求"法",不但"学好",更要"好学","会学","学活",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自觉摸索,研究,汲取他人成功经验,形成自身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方法.学校的教学改革,要让大学生达到学会求知一一学会做事一一学会共处一一学会做人的完美结合,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突破知识体系的"茧缚"而焕发出个体生命所特有的灵气和才情.
四,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本次调查的大学生平均年龄不足23岁,其中20岁以下占41.2%,心理发育正面临着从不完全成熟快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一方面个性心理出现了重要变化,如思维成熟,社会情感得以发展,自我意识增强;另一方面心理处在第二反抗期,心理充满了矛盾和危机,具有可塑性和变化性的特点.
(一)现状扫描说起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好像颇有些另类色形.因为在大学这片沃土上,人们已习惯了岁月如歌,青春如画的大写意境界.其实不然,大学校园是个多种文化磨砺碰撞的地带,多元的价值现在这里得到延伸或方向性的改变,加之随着中国入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远大于以前.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是人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心理发展不平衡,情绪波动大,心理矛盾冲突时有发生.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适应问题.调查显示,如今的大学生48.8%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相对较优越,他们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真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衣食住行都是由父母包办完成的.然而,一朝远高父母老师,踏入大学,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一切都得靠自己面对,处理时,一些大学生内心深处便产生了恐慌和恋家情绪(其中一年级新生表现的最为突出).对新环境的不接受, 自理能力的不足,理想和现实的反差,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现实认可,生活适应乃至学习中遇到一点挫折(大学学习自主性强的特点,对习惯了中学应试教育的大学新生一开始很不习惯)或不快都可能使他们感到茫然无措,并由此产生失意,自卑,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在回答你最大的苦恼是什么(限选3项广时,74%的学生选择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列第一位.
Tag: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 ›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 2016年11月大学生思想汇报_在秋季耕耘
- › 2016年11月大学生思想汇报_中国辉煌六十年
- › 2016年10月大学生思想汇报
- › 2016年大学生思想汇报_《建国大业》观后感
- › 2016年大学生思想汇报:入党是为了什么
- › 2016年大学生思想汇报: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 › 2016年大学生思想汇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 2016年11月大学生思想汇报:在秋季耕耘
- › 2016年11月大学生思想汇报:中国辉煌六十年
- › 2016年11月底大学生思想汇报
- › 我校大学生思想状况问卷调查报告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