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试题历年真题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_《行测》高仿真试题库(2-7)» 正文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_《行测》高仿真试题库(2-7)

[05-16 16:21:15]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历年真题   阅读:8968
概要: 概要:20xx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_《行测》高仿真试题库(2-7)国考行测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D。解析:转变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对企业从直接干预转向了间接引导。“管理、领导、控制”都属于直接干预的手段,因此排除A、B、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控制”和“制约”的含义。控制:是指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制约:是指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由此可以看出“控制”是直接干预,“制约”是间接影响。所以答案是D。2.【答案】A。解析:由常识可知,近代中国农耕文明不是“消亡”,也不是发生“变革”,所以排除B、D。由句中的“酿成”一词可知,这里的“大变局”侧重于强调消极的一方面,而“熏陶”所带来的一般是积极的变化,用在这里不妥,不如“侵凌”来得恰当。“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_《行测》高仿真试题库(2-7),标签:历年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http://www.kuaixue5.com

20xx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_《行测》高仿真试题库(2-7)

  国考行测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转变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对企业从直接干预转向了间接引导。“管理、领导、控制”都属于直接干预的手段,因此排除A、B、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控制”和“制约”的含义。控制:是指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制约:是指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由此可以看出“控制”是直接干预,“制约”是间接影响。所以答案是D。

  2.【答案】A。解析:由常识可知,近代中国农耕文明不是“消亡”,也不是发生“变革”,所以排除B、D。由句中的“酿成”一词可知,这里的“大变局”侧重于强调消极的一方面,而“熏陶”所带来的一般是积极的变化,用在这里不妥,不如“侵凌”来得恰当。“式微”,原指国家或世族衰落,现在也泛指事物的衰落,符合语境,所以答案为A。

  3.【答案】B。解析:先看第二空,由“缺少了雨”,“如同人生戏剧少了背景”可知,这里说的是用雨进行衬托,但并没有从反面进行衬托的意思,故用“反衬”不合适,排除C。再看第一空,“钟情”指感情专注或倾心,多形容爱情。“向往”指对某种事物或境界因爱慕而追求,渴望得到或达到。这两个词都不如“偏爱”契合句意。故本题答案选B。

  4.【答案】A。解析:句中“启蒙”思想家的特点是“思想和言论激烈、出格,乃至‘悖于常理’”,换而言之,即常出惊人之语,选项中与此意思对应的为“危言耸听”,即A项。

  5.【答案】B。解析:先看第一空,此处的主语为“湘江”,宾语为“乡村和城市”。“培育”意为培养教育或培养使发育,不能与“湘江”、“乡村和城市”搭配,排除A。“目视”给人以置身事外的感觉,明显与句意不符,排除D。再看第二空,“回荡”一般是形容声音回转飘荡,不能用来形容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6.【答案】B。解析:先看第一空。这里应填一个动词,故首先排除形容词“匮乏”和“贫乏”。再看第二空,“滥用”指过多地使用,不必或不该用而用;“乱用”指该用这个,而用了那个。句中阐述的是贪官对权力过多地使用,而不是“乱用”,故排除A。本题选B。

  7.【答案】B。解析:妥协:以让步的方式避免冲突或争执。羞涩:难为情。“毫不妥协”体现的是一种态度,针对的对象一般是其反对或抵制的事物,且多单独使用,故填在这里不合适,排除A。句子强调“她”不受礼法的压制,自由表达内心情愫,跟“羞涩”与否无关,排除D。共进:共同进步。形容“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显然不妥,排除C。共振:原为物理专业词汇,在这里是比喻义,比喻“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之间一致、和谐的关系。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8.【答案】B。解析:“不详”是指不详细、不细说。“不祥”是指不吉利。这里明显应该选“不详”,故排除A、D。“不知所措”是指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所云”是指说话者语言紊乱或空洞,有时也可用于听话者,表示没有听明白。根据题意,选“不知所云”更合适。故本题答案选B。

  9.【答案】A。解析:由“或者说”可知,第一空的词语应与“没有什么规律可循”相对应,“稍纵即逝”、“标新立异”明显不合要求,排除B、D。“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规矩、程序办事;“循序渐进”指按照次序有步骤地逐渐提高或发展。与“制定一个框架”、“工匠活”相对应,第二空用“按部就班”更恰当。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10.【答案】B。解析: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胶柱鼓瑟: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句中阐述的是医方如果遇到病危的病人依然不知变通,就与自己的职业伦理相悖,“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与句意不符,排除A、C。再看第二空,“触犯”一般与“法律”搭配,与“职业伦理”搭配不妥,排除D。“违背职业伦理”搭配得当。本题选B。

  11.【答案】B。解析:一呼百应: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蔚然成风(蔚成风气):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题干要表达的意思是“各级党委参与、促成好的局面的形成”,“一呼百应”、“蔚为大观”与句意不符,排除A、C。“推广”与“推行”是并列关系,而“推广”与“普及”之间存在一种逻辑上的顺承关系,更符合语意。正确答案为B。

  12.【答案】A。解析:先看第一空,对于考试主办方出题时为难考生的做法,用贬义词“处心积虑”不妥,由此可排除B。第二空中,由前文的“小陷阱”可知,考生是被陷阱迷惑、诱导以致犯错的,“引诱”恰合句意。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13.【答案】B。解析:“闪电”强调速度快,“雷击”强调程度深,力度大。“雷击”更符合“甚至会使一个人脱胎换骨”这种程度较深的语境;“长亭古道”与送别的场景相关,而“夕阳衰草”表现的是一种衰败的景象,“衰草”与文中“沉郁的气流”相对应,“夕阳”与“黄昏时分”相对应,所以答案为B项。

[1] [2] [3]  下一页


Tag:历年真题历年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公务员考试试题 - 历年真题
上一篇: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_《行测》高仿真试题库(2-6)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