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萧山区事业单位招聘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_综合基础(一)试卷(4)
9.【答案】A。解析:运用加法公式,设既会骑车又会游泳的有x人,则85=68+62+12-x,解得x=57,应选A项。
10.【答案】C。解析:负—场得0分,则负5场共得0分,胜和平的场数一共为14-5=9场。设胜了x场,则3x+(9-x)×1=19,解得x=5,应选C项。
11.【答案】A。解析:首先要对该段文字的结构进行分析,前半部分说中国队先输掉一场,后半部分中国队在背负着包袱的情况下赢了实力强大的澳大利亚队。第二步,结合语段中的先输后赢,可以得到一个有气势的标题:中国女篮峰回路转。
12.【答案】B。解析:“截止”与“ 截至”的区别在于:“ 截至”后面可以直接跟时间,如“截至九月中旬”,而“截止” 后面不能直接跟时间,应该表述为“截止到九月中旬”,排除A。同理,“大约”后面也不能直接跟时间,排除B。D项中的“到了”一般是在事情已经完成的时候用,这里显然施工并未完成,而且“到了”是口头语,句中用书面语更为合适。因此,本题选B。
1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控制”: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抑制”:压下去,克制;“压制”:打压,限制;“管制”:管理,控制。题干中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的手段,用“压制”和“管制”显得过于强硬,故先排除;从“控制”和“抑制”的词义来看,选择“抑制”更为合适,所以答案选B。
14.【答案】B。解析:“摸索”,指在不明方向、缺少经验的情况下一点一点地寻找,对象多为方向、门径、经验等。有“试探”的意思。“探索”,侧重进行深入的探究,试图发现,求得隐藏的事物,对象多为本质、根源、奥秘、规律等。
15.【答案】B。解析:危害,指严重损害;破坏。威胁,指造成危险或危害。侵害,指(用暴力或非法手段)侵犯损害。损害,伤害;使蒙受损失。
16.【答案】C。解析:C项中的“他们”有歧义,可以指代喇嘛,也可以指代大家。ABD三项均无歧义。故选A。
17.【答案】A。解析:B项中“针对”后面缺乏宾语,应改为“针对目前经济领域犯罪越来越多样的特点”。C项中的“难言之隐”和“苦衷”语义重复。D项中的“诸”字本身就有“之于”的意思,故“诸”和“于”语义重复。因此本题选A。
18.【答案】C。解析:A项中的忝列是一种谦辞,属用词不当。B项中“初衷”本身就有原始想法的意思,与前面的“原始”语义重复。D项中的“获得”后面缺少宾语,应改为“获得发角球的机会”。C项没有语病。因此本题选C。
19.【答案】B。解析:文段中第一句是中心句。“就这样”一词明显带有不屑、否定的语气,由此可推断出作者对“高考作文宝典”的态度应该也是否定的。故本题选C。
20.【答案】D。解析:A项中的“与会”本身就有参加会议的意思,与前面的“参加”一词语义重复。B项中的“不能不无”是三重否定,最终语义仍是否定,即“没有深切的忧思”,这与句子原本要表达的意思相悖。同理,C项中的“避免少犯”成了“应该多犯”的意思,与句子原意刚好相反。D项没有语病。故本题选D。
21.【答案】C。解析:文段中并未提及中国庙宇与西方庙宇的建筑目的是否相同,C项说两者建筑目的不同,属于无中生有。ABD三项均可从文中推出。故本题选C。
22。【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谈论“蝴蝶效应”引发的人生思考。由文中第三句话“一件微乎其微的细节,却可能造成一个谁都意想不到的结果”说明了一些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大的分崩离析,我们不能忽视一些小事,而应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本题考生易误选A,其实蝴蝶效应涉及到细节问题,但这些结果只是不可预料的,不能以成败来断定。选项D文中虽也提到联系,但蝴蝶效应并不是单指联系,而重点是强调微小的事情引发大的风暴。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23.【答案】D。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谈忧郁与快乐的关系。整体的意思是忧郁不是快乐,但忧郁状态也可以得到另一种形式的快乐。选项D中提到“因为有了忧郁,所以人们就不会快乐”,很明显与文段最后一段的表意相反,因此这句话是错误的。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24.【答案】A。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讲了作家的写作与孤寂生活的关系。文段四句话都提到“孤”“寂”俩字,并且提到写作的成功来自孤寂的生涯。选项B说的过于绝对,选项C与文中的逻辑颠倒了。选项D文段未提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25.【答案】D。解析: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板块构造论。题目要求根据文意进行推论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根据“地球的外貌是由十几个岩石圈板块拼合而成的”“岩石圈板块像拼图碎片一样被撕来,形成了今天的大陆与海洋分布”这句话可以推出由于板块漂移,现在的大陆在过去或者将来都有可能连成一块,AB两项的表述正确。选项C是板块构造论对大陆漂移现象的解释,是正确的。选项D中因果关系混淆,并不是因为岩石圈是由板块构成,大陆就产生漂移,而是利用板块理论来解释大陆为什么产生漂移。D项推论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26.【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假想防卫的定义,其关键点在于:客观上不存在不法侵害;主观上认为正在发生;实施正当防卫。A项和C项都符合假想防卫的定义。B项贪污犯并没有进行不法侵害,也就不属于假想防卫;而D项严格来说也不符合假想防卫的定义,但比较B项和D项,倾向于选B。
27.【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法律移植的定义,A项和B项只是借鉴了本国历史上的思想,并没有从别的国家输入,D项也只是根据自己本国的国情制定法律,因此都不符合定义。只有C项符合法律移植的定义。故答案选C。
- 2017萧山区事业单位招聘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_综合基础(一)试卷(4)
- › 2017年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填空模拟试题四
- › 2017年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填空模拟试题三
- › 2017年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填空模拟试题二
- › 2017年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填空模拟试题一
- › 2017年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模拟试题一
- › 2017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考前密卷十
- › 2017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考前密卷九
- › 2017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考前密卷八
- › 2017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考前密卷七
- › 2017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考前密卷六
- › 2017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考前密卷五
- › 2017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考前密卷四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萧山区事业单位招聘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_综合基础(一)试卷(4)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萧山区事业单位招聘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_综合基础(一)试卷(4)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萧山区事业单位招聘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_综合基础(一)试卷(4)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萧山区事业单位招聘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_综合基础(一)试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