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苏教版课堂实录苏教版五年级课堂实录《灰椋鸟》课堂实录分析及教学反思» 正文

《灰椋鸟》课堂实录分析及教学反思

[10-18 22:13:20]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苏教版五年级课堂实录   阅读:8184
概要: 概要:4、养鹤姑娘徐秀娟烈士离开我们已经17年了(注:本课执教时间为2004年),但她演绎的人鸟和谐共处的故事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底,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歌曲录音。)今天,我们学习烈士的文章,更深刻地感受她的爱鸟情怀,也更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道理,我们要(指板书,生齐读):爱护鸟类,爱护大自然。【反思】课终播放歌曲与课前遥相呼应,而此时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对作者的理解已有了很大的不同,从认识作者,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心灵深处,对作者的爱鸟情怀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将把自己从作者身上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爱护鸟类,爱护大自然落实到行动中。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3-5自然段。2、用“好像……又像……”、“如……似……”造句。 例:一望无际的稻田好像金色的海洋,又像一块黄色的毯子,满目生辉。 3、以“爱鸟”为主题,制作一张手抄报。优秀作品在班级墙报上张贴展览。内容丰富,可以有爱鸟的故事、与鸟有关的古诗句、美文佳句、公益用语、图片等。板书设计: 归林 壮观18灰椋鸟
《灰椋鸟》课堂实录分析及教学反思,标签:课堂实录范文,http://www.kuaixue5.com
4、养鹤姑娘徐秀娟烈士离开我们已经17年了(注:本课执教时间为2004年),但她演绎的人鸟和谐共处的故事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底,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歌曲录音。)今天,我们学习烈士的文章,更深刻地感受她的爱鸟情怀,也更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道理,我们要(指板书,生齐读):爱护鸟类,爱护大自然。
【反思】课终播放歌曲与课前遥相呼应,而此时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对作者的理解已有了很大的不同,从认识作者,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心灵深处,对作者的爱鸟情怀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将把自己从作者身上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爱护鸟类,爱护大自然落实到行动中。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3-5自然段。
2、用“好像……又像……”、“如……似……”造句。
 例:一望无际的稻田好像金色的海洋,又像一块黄色的毯子,满目生辉。
            3、以“爱鸟”为主题,制作一张手抄报。优秀作品在班级墙报上张贴展览。内容丰富,可以有爱鸟的故事、与鸟有关的古诗句、美文佳句、公益用语、图片等。
板书设计:
                     归林   壮观
18灰椋鸟                  (植树造林)
                     入林   喧闹
(爱护鸟类  爱护大自然)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大课,80分钟连上两课时,总体感觉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较为满意。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对话过程中,要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和教师一起走进课堂、走进文本,感受到思维在碰撞,智慧在闪光,生命的活力在涌动。文章不是无情物,古人说得好“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本课的教学,我抓住阅读教学特点,力求通过对话,让师生的情感逐步升华。
一、读中悟情,与文本对话,深化情感
1、阅读形式多样,促进学生体会文章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在教学中,我采用朗读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的共同参与,将文字转化为语言。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课文内容,领略课文的妙词佳句,有助于学生增强语感、以声传情;采用默读的方式让学生的视觉器官与大脑共同参与,将文字转化为信息储存到大脑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个别读、齐读、小组赛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巩固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
2、实现个性化阅读,领悟课文情感。教学中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思考探究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较好地落实阅读教学的目标。本课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具有无限的潜能,给他们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与文本、与作者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感悟课文内涵水到渠成。
3、利用“空白点”,使之成为“发展点”、“创新点”,品味课文情感内涵。课文的留白处是极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珍惜并利用了这些教学资源,能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特定情境之中,把握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斯时斯境的心情、感受,既进行了扎扎实实的想象力、思维能力训练及语言文字训练,又使学生走进作者心灵深处,丰富了精神世界。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将愈加浓厚,语文素养将逐步提高。
二、走向作者,与作者对话,升华情感
1、认识作者,奠定课文情感基调。课前,播放根据作者事迹谱写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的目光聚焦于作者,内心深处对她如此爱鸟惊叹不已,对她所写的文章充满了好奇,形成强烈的阅读期待。
2、走近作者,抓住作者情感线索。课中,精读课文,欣赏、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文字,通过品词、析句,找出作者对灰椋鸟情感态度变化的线索,从一开始觉得灰椋鸟“有什么好看的呢”到“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指导朗读,体会作者态度的变化。品读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时,让学生想象鸟儿可能会说什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作者当时心情如何,从而明白了作者此时轻松愉快的心境。品读鸟儿入林后喧闹的场面描写时,想象作者会欢呼些什么,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与作者同样惊奇喜悦、欢欣鼓舞。循着这样的设计思路,教师的预设与学生课堂的即时生成共舞,师生与作者的心灵共鸣。
3、缅怀作者,走进作者情感世界。课终,再次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们在歌声中思索:我们能为鸟儿们做些什么,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呢,课已上完,而留给学生的思考是无穷无尽的,这样,一节课的结束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省略号,是一个个问号,吸引着学生不断地去探究、去实践。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鸟类、对树林、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了保护鸟类、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这不正是作者的心愿和写作的初衷吗?
反思这节课,我有几点困惑:1、课前播放歌曲是否得当?因为这首歌是缅怀烈士之作,词曲很是凄美,与课文内容不太协调,如果只在课终时播放,到底哪种效果好?心里没数。2、课终,由于时间关系,未能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自己今后的做法等,教学的延展度似乎不够?有限的课堂四十分钟,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是个问题。3、凭借课文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多媒体的功能到底有多强?如果没有条件使用多媒体,我们教师如何运用自己的语言魅力和精巧设计,帮助学生与文本对话?我的教学设计可否再新颖些?怎样创新而又使语言文字训练扎实有效,心里没底。4、课文文质兼美,如何用好教材,拓展延伸,抓住读与写的结合点,使学生积累、内化语言,实现正面迁移?而现在生活在城镇的孩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少得可怜,他们的眼里有多少生活情趣,他们的笔下能出现多少个性化的语言?写这类文章,需要童心和爱自然的心,他们有吗?我深感忧虑。

上一页  [1] [2] [3] 


Tag:苏教版五年级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范文语文学习 - 苏教版课堂实录 - 苏教版五年级课堂实录
上一篇:《灰椋鸟》课堂教学实录片段及教学反思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