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高一语文试题新课标高二上册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 正文

新课标高二上册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

[01-14 21:35:28]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高一语文试题   阅读:8415
概要: 概要:参考答案1.A “唐代的复古多表现在对‘文’的复古”错,原文是“唐代的复古止限于文”。2.D所引文句是沈、宋诗文特点,不是独孤及的。3.C 原文中,“他们”不是指韩柳李杜。4.A为,表被动5.B ①是表明狄青作战勇猛④是表明狄青因功受人敬仰⑥是范仲淹劝勉狄青要读书6.C因正逢敌兵进犯,并未召回。7.翻译:(1)曾经在安远作战,他受伤很重,但听说敌寇到了,就又挺身骑马速往前线,士兵们因此也争先恐后,为他效力。(得分点:尝、战安远(状语后置)、被、驰赴、为用,各1分)(2)陛下根据功劳提拔臣,而没过问臣的出身,臣有今天,就是因为这些疤痕,臣希望保留它好鼓励军队。(得分点:以、擢、门第、所以、劝,各1分)文言文参考译文:尹洙任经略判官时,狄青以指使身份求见,尹洙与他谈论军事,很欣赏他,便推荐他给经略使韩琦、范仲淹,并说:“这是良将之材。”二人一见狄青,便认为是个奇才,对他厚礼相待。范仲淹教他读《左氏春秋》,对他说:“将帅不知古今历史,就只有匹
新课标高二上册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标签:高一语文试题大全,http://www.kuaixue5.com
  参考答案

  1.A “唐代的复古多表现在对‘文’的复古”错,原文是“唐代的复古止限于文”。2.D所引文句是沈、宋诗文特点,不是独孤及的。

  3.C 原文中,“他们”不是指韩柳李杜。

  4.A为,表被动

  5.B ①是表明狄青作战勇猛④是表明狄青因功受人敬仰⑥是范仲淹劝勉狄青要读书

  6.C因正逢敌兵进犯,并未召回。

  7.翻译:(1)曾经在安远作战,他受伤很重,但听说敌寇到了,就又挺身骑马速往前线,士兵们因此也争先恐后,为他效力。(得分点:尝、战安远(状语后置)、被、驰赴、为用,各1分)

  (2)陛下根据功劳提拔臣,而没过问臣的出身,臣有今天,就是因为这些疤痕,臣希望保留它好鼓励军队。(得分点:以、擢、门第、所以、劝,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尹洙任经略判官时,狄青以指使身份求见,尹洙与他谈论军事,很欣赏他,便推荐他给经略使韩琦、范仲淹,并说:“这是良将之材。”二人一见狄青,便认为是个奇才,对他厚礼相待。范仲淹教他读《左氏春秋》,对他说:“将帅不知古今历史,就只有匹夫之勇。”狄青从此改变志趣,读起书来,终于精通秦汉以来将帅的兵法,因此更加知名。积功升任西上阁门副使,后又晋升为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又加升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

  宋仁宗因狄青多次建立战功,想要召见他并向他询问军国大计,遇上敌寇侵犯渭州,便命令他画出军事地图送上来。西夏元昊称臣降服后,狄青调任真定路副都总管,历任侍卫步军殿前都虞候、眉州防御使,升步军副都指挥使、保大安远二军节度观察留后,又升马步军副都指挥使。狄青在军队中奋斗,十多年后才显贵起来,当时脸上还留有黑疤。皇帝曾劝狄青敷药除掉黑疤,狄青指着自己的脸说“:陛下根据功劳提拔臣,而没过问臣的出身门户,臣有今天,就是因为这些疤痕,臣希望保留它好鼓励军队。”后以彰化军节度使身份任延州知府,又升枢密副使。狄青任枢密使四年,每当他出现时,士卒总会指着他互相夸奖赞叹。

  嘉佑年间,京师发大水,狄青避水将家搬到相国寺,竟在佛殿上居住,民情对此颇有疑惑议论,朝廷便降狄青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离京出任陈州知州。第二年二月,因嘴上生毒疮,病死。皇帝为他哀悼,追赠他为中书令,赐谥为“武襄”。

  狄青为人缜密寡言,谋事必先仔细考虑成功的把握,选准制胜的机会然后进行。行军打仗,先整顿队伍,明确赏罚,又与士兵同艰共苦,因此虽然敌人突然袭击,也没有一个士兵敢不冲锋向前,因此他出兵屡建战功。尤其喜欢将战功推给辅佐将领。熙宁元年,宋神宗给近世将帅排名次,认为狄青从行伍出身而名震中外,为人深沉而有谋略,又能谨小慎微,保全名声,有始有终,对狄青颇为感慨和思念,下令取来狄青的画像放进宫中,并亲为他御制祭文,又派遣使者到他家,用中牢的礼节来祭祀。

  8. “窈窕”一方面形容春风,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地写出了春风给人的美好感受;另一方面形容蘼芜草在春风中轻轻摇摆的姿态,使之如在目前。(3分)“绿”字本为形容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写出了蘼芜草在春风的吹拂下变绿的过程,烘托了诗人旅途中愉快的心情。(3分)

  9.前两句以“飞泉”暗指“山高陡峭”,以“春风窈窕”衬托“行”的轻松愉快;后两句中“山田”点明“山行”即将结束,一路听鸟鸣说明“山行”的美好感受。(2分)诗人借景抒情,前两句写自然山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后两句写农家之乐,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3分)

  10. A:“伴随着丰富的联想”“仿佛汉朝雄伟壮丽的宫阙在眼前浮动”错。这句是以汉代唐,实写眼前景物,不是对历史的怀想。

  11. D:“寄托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闲适情怀”错。这句写景,无身世之慨,更表现不出“诗人超然物外的闲适情怀”。

  12.略

  13.(1)C、E(E-3分,C-2分,A-1分)

  (2)(6分)因为他不仅有专业的深度,也有跨学科的广度,还有跨层次的高度。(1分。答全给分)首先是深谙教育之道的父亲为钱学森打开了一个艺术音乐和文学的世界,这些都启迪了他在科学上的创新意识(2分);其次是家教甚严、多才多艺的母亲的谆谆教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1分);还有北师大附中培养了他的科学兴趣(1分);还有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求学生活,给了他研究的机会(1分)。

  (3)(6分)共同使用了直接引用的写法(对传主的语言描写)。(2分)这样引用能够突出他的父亲及北师大附中的师长们对他形成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的直接、深远影响(2分),表达出钱学森对他们的深深敬意和感谢之情(1分),也增加了传记的真实性(1分)。

  (4)(8分)(既要从钱学森的角度来说,又要从现实解说)

  不矛盾。(1分)钱学森出国留学为的是在科学研究中更有造诣,而且他在新旧中国两个时期都有回国效力的想法,只不过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官僚作风让他感到失望。新中国成立后他又积极回国,并且在回国后不断地为祖国的军事科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结合传主5分)学术科研是需要增进国际间的交流学习的,所以现今很多人留学国外的做法也是为了提高留学者的研究本领,回国效力、使中国人民更有尊严地幸福生活也是中华儿女的责任与义务。(联系实际2分)

      15. B【解析】A.宾语中心语残缺。句末补“的结论”。C. 动宾搭配不当。“建造”改为“提高”D.句式杂糅。应改为“班主任从他的两次月考失败这一现象发现两个问题”或“他的

  月考失败这一现象可以反映两个问题”。

  16. A【解析】③①⑥⑤范围由大至小,由“世界”而“人间”,然后是“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区域”,最后才到大小三十六峰。②是对前面的小结

  17.滴水之所以能穿石而过,除了它能锲而不舍之外,还因为它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种子之所以能茁壮成长,除了它能忍受寂寞之外,还因为它有一种坚定的信心。

上一页  [1] [2] [3] [4] [5] 


Tag: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试题大全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试题
上一篇:新课标高二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