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高一语文试题新课标高二上册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 正文

新课标高二上册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

[01-14 21:35:28]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高一语文试题   阅读:8415
概要: 概要: www.kuaixue5.com 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善骑射。初隶骑御马直,选为散直。宝元初,李无昊反,诏择卫士从边,以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延州指使。时偏将屡为贼败,士卒多畏怯,青行常为先锋。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破金汤城,略宥州,收其帐二千三百,生口五千七百。又城桥子谷,筑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堡,皆扼贼要害。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临敌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尹洙为经略判官,青以指使见,洙与谈兵,善之,荐于经略使韩琦、范仲淹曰:“此良将材也。”二人一见奇之,待遇甚厚。仲淹以《左氏春秋》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以功累迁西上阁门副使,擢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又加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仁宗以青数有战功,欲召见问以方略,
新课标高二上册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标签:高一语文试题大全,http://www.kuaixue5.com
www.kuaixue5.com

  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善骑射。初隶骑御马直,选为散直。宝元初,李无昊反,诏择卫士从边,以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延州指使。时偏将屡为贼败,士卒多畏怯,青行常为先锋。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破金汤城,略宥州,收其帐二千三百,生口五千七百。又城桥子谷,筑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堡,皆扼贼要害。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临敌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尹洙为经略判官,青以指使见,洙与谈兵,善之,荐于经略使韩琦、范仲淹曰:“此良将材也。”二人一见奇之,待遇甚厚。仲淹以《左氏春秋》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以功累迁西上阁门副使,擢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又加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

  仁宗以青数有战功,欲召见问以方略,会贼寇渭州,命图形以进。元昊称臣,徙真定路副都总管,历侍卫步军殿前都虞候、眉州防御使,迁步军副都指挥使,保大、安远二军节度观察留后,又迁马军副都指挥使。青奋行伍,十余年而贵,是时面涅②犹存。帝尝敕青傅药除字,青指其面曰:“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以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擢枢密副使。青在枢密四年,每出,士卒辄指目以相矜夸。

  嘉祐中,京师大水,青避水徙家相国寺,行止殿上,人情颇疑,乃罢青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陈州。明年二月,疽发髭,卒。帝发哀,赠中书令,谥武襄。

  青为人慎密寡言,其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行师先正部伍,明赏罚,与士同饥寒劳苦,虽敌猝犯之,无一士敢后先者,故其出常有功。尤喜推功与将佐。熙宁元年,神宗考次近世将帅,以青起行伍而名动夷夏,深沈有智略,能以畏慎保全终始,慨然思之,命取青画像入禁中,御制祭文,遣使赍中牢②祠其家。

(选自《宋史·狄青传》,有删节)

  【注】 ①面涅:面部创伤的瘢痕 ②中牢:猪羊二牲。指古代一种祭祀的规格。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偏将屡为贼败 为:因为   B.皆披靡莫敢当 披靡:溃逃

  C.略宥州 略:占领   D.以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 知;掌管

  5.下列各组句子中,能表现狄青“深沈有智略”的一项是:(  )

  ①时偏将屡为贼败,士卒多畏怯,青行常为先锋。

  ②又城桥子谷,筑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堡,皆扼贼要害。

  ③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

  ④青在枢密四年,每出,士卒辄指目以相矜夸。

  ⑤行师先正部伍,明赏罚。

  ⑥仲淹以《左氏春秋》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一的项是(3分) (   )

  A.狄青善于骑射,李元昊谋反时,他多次充当先锋,率领士兵夺关斩将,先后攻克金汤城、宥州等地。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B.狄青经经略判官尹洙的推荐,得到了经略使韩琦、范仲淹的赏识。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后因为功劳大升迁很快。

  C.狄青屡立战功,仁宗曾召他进京询问方略,后因战事紧迫,狄青再赴前线,画出作战地图送至京师,仁宗非常器重狄青,后升他为枢密副使。

  D.狄青为人缜密寡言,考虑事情深思熟虑。行军打仗,先整顿队伍,明确赏罚,又与士兵同甘共苦,打仗时士兵都冲锋在前,因而屡建战功。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5分)

  (2)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5)

www.kuaixue5.com

  (二)古代诗歌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8---9题。

  山 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8.第二句中的“窈窕”和“绿”用得新奇生动,请作简要分析。(6分)

  9.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各是怎样呼应题目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0-11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净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1],空戴南冠学楚囚。[2]

  [注1]“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

  [注2]“南冠” “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10. 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首联写长安景色,伴随着丰富的联想:清晨时分,云雾在缓缓飘动,仿佛汉朝雄伟壮丽的宫阙在眼前浮动。

  B. 第三句以”残星”写时辰,晨星寥落,曙光初现;以“雁横塞”点时令,南归的秋雁正在掠过北方的天空。

  C. 颈联写触目所见:竹篱旁边,一丛丛紫艳的菊花似开未开;水塘旁边,一朵朵凋残的莲花花瓣落尽。

  D. 尾联使用两个典故,言简而意丰。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羁旅京城,思念故乡而又不能归去的惆怅情怀。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试题大全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试题
上一篇:新课标高二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