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初中学习初三学习中考试题毕节市初三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正文

毕节市初三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10-18 22:11:49]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中考试题   阅读:8142
概要: 概要:16.考点:概率公式.分析:根据随机事件概率大小的求法,找准两点:①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②全部情况的总数.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的大小.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口袋中有2个白球,1个黑球,共3个球,从中任取一个球,摸到白球的概率为.点评: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与运用,一般方法为: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17.(x﹣2)2﹣1考点:配方法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前两项加上4再减去4变形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x2﹣4x+3=x2﹣4x+4﹣1=(x﹣2)2﹣1.故答案为:(x﹣2)2﹣1.点评:此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8.6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分析:本题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求解.把x=0代入方程求出m的值.解答:解:∵x=0是方程的根,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可得m﹣6=0,解此方程得到m=6.点评:本题逆用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定义易得出m的值.19.2.6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先要过D作出垂线段DE,根据角
毕节市初三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标签:中考试题大全,http://www.kuaixue5.com

  16.考点:概率公式.

  分析:根据随机事件概率大小的求法,找准两点:①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②全部情况的总数.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的大小.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口袋中有2个白球,1个黑球,共3个球,从中任取一个球,摸到白球的概率为

  点评: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与运用,一般方法为: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

  17.(x﹣2)2﹣1考点:配方法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

  分析:原式前两项加上4再减去4变形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x2﹣4x+3

  =x2﹣4x+4﹣1

  =(x﹣2)2﹣1.

  故答案为:(x﹣2)2﹣1.

  点评:此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18.6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分析:本题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求解.把x=0代入方程求出m的值.

  解答:解:∵x=0是方程的根,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可得m﹣6=0,解此方程得到m=6.

  点评:本题逆用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定义易得出m的值.

  19.2.6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先要过D作出垂线段DE,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CD=DE,再根据已知即可求得D到AB的距离的大小.

  解答:解:过点D作DE⊥AB于E,

  ∵AD平分∠BAC,DE⊥AB,DC⊥AC

  ∴CD=DE

  又BD:DC=2:1,BC=7.8cm

  ∴DC=7.8÷(2+1)=7.8÷3=2.6cm.

  ∴DE=DC=2.6cm.

  故填2.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进行解答,各角线段的比求出线段长是经常使用的方法,比较重要,要注意掌握.

  20.考点: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的性质..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旋转中心为点B,A点的对应点为C,P点的对应点为P′,故旋转角∠PBA′=∠ABC=90°,根据旋转性质可知BP=BP′,可根据勾股定理求PP′

  解答:解:由旋转的性质可知,旋转角∠PBP′=∠ABC=90°,BP=BP′=4,

  ∴在Rt△BPP′中,由勾股定理得,

  PP′==4

  故答案是:4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性质的运用,根据旋转角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根据旋转的对应边相等及勾股定理求边长.

www.kuaixue5.com

  三、解答及证明(本大题共5小题,各题分值见题号后,共40分)

  21.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专题:计算题.

  分析:方程左边提取公因式变形后,利用两数相乘积为0,两因式中至少有一个为0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

  解答:解:(x+3)2﹣x(x+3)=0,

  分解因式得:(x+3)(x+3﹣x)=0,

  可得:x+3=0,

  解得:x=﹣3.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利用此方法解方程时,首先将方程右边化为0,左边化为积的形式,然后利用两数相乘积为0,两因式中至少有一个为0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

  22.考点:中心投影.

  专题:作图题.

  分析:分别作过乙,丙的头的顶端和相应的影子的顶端的直线得到的交点就是点光源所在处,连接点光源和甲的头的顶端并延长交平面于一点,这点到甲的脚端的距离是就是甲的影长.

  解答:解:

  

  点评:两个物高与影长的连线的交点是点光源;影长是点光源与物高的连线形成的在地面的阴影部分的长度.

  23.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

  专题:几何综合题;压轴题.

  分析:先利用HL判定Rt△BDF≌Rt△CDE,从而得到∠B=∠C,即△ABC是等腰三角形;由已知可证明它是矩形,因为有一组邻边相等即可得到四边形AFDE是正方形.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中考试题中考试题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三学习 - 中考试题
上一篇:青岛版初三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