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初中学习初三学习初三语文初三阅读《致女儿的信》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介绍» 正文

《致女儿的信》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介绍

[10-18 22:12:28]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初三阅读   阅读:8890
概要: 概要:《致女儿的信》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介绍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1918年12月28日出生于乌克兰奥麦尔尼克村一个贫苦的农家。祖父曾是旧俄的农奴;父亲是农民、一个能干的木匠,在夺取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失去了一条腿,在国内战争时期为巩固革命成果流过血。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这个偏远乡村的农家,生活是贫困而动荡的。土豆和黑麦粉做的面饼是家里上好的食品。小瓦西里总是赤着脚跑来跑去。然而酷爱书籍的祖父,无限忠于苏维埃政权的父亲和慈爱的母亲,创造了一个温馨和睦而又生气勃勃的家庭环境。在这个家里,大人从不大声呵斥,更不责打孩子,一道目光、一个表情,就足以使孩子明白自己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孩子们从心底里感觉到长辈对他们的期望和热爱,很依恋长辈。小瓦西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茁壮地成长。这个家庭尊老爱幼的传统孕育了苏霍姆林斯基那颗金子般的心。有意思的是,这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4人(三男一女)先后都成为教育工作者。
《致女儿的信》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介绍,标签:九年级阅读,http://www.kuaixue5.com

  《致女儿的信》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介绍

  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1918年12月28日出生于乌克兰奥麦尔尼克村一个贫苦的农家。祖父曾是旧俄的农奴;父亲是农民、一个能干的木匠,在夺取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失去了一条腿,在国内战争时期为巩固革命成果流过血。

  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这个偏远乡村的农家,生活是贫困而动荡的。土豆和黑麦粉做的面饼是家里上好的食品。小瓦西里总是赤着脚跑来跑去。然而酷爱书籍的祖父,无限忠于苏维埃政权的父亲和慈爱的母亲,创造了一个温馨和睦而又生气勃勃的家庭环境。在这个家里,大人从不大声呵斥,更不责打孩子,一道目光、一个表情,就足以使孩子明白自己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孩子们从心底里感觉到长辈对他们的期望和热爱,很依恋长辈。小瓦西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茁壮地成长。这个家庭尊老爱幼的传统孕育了苏霍姆林斯基那颗金子般的心。有意思的是,这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4人(三男一女)先后都成为教育工作者。


Tag:初三阅读九年级阅读初中学习 - 初三学习 - 初三语文 - 初三阅读
上一篇:《致女儿的信》课外阅读:关于爱情的哲理句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