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B.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
C.用白金造成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
D.尽管恒星都很大,差不多每一颗都能装下几百万个地球。
10.下列材料中巴金先生所谈到的“繁星”,即选文②至⑥段中介绍的“恒星”,同样是写恒星,但两文在写作特色与写作目的上均有所不同,说说你的理解。(4分)
我躺在舱面上,仰望深蓝色的天空。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选自巴金《繁星》,有删改)
(二)阅读杨一枫的《转过几棵树》,完成11~14题。(共14分)
①下雨了,雨细而密,在风中斜织着,我撑着伞走了出去。沿路往东百米,有一苗圃,苗圃周围是铁丝网圈着的,还密种着一排树,让人看不清里面的景致。在它的西北角有一个缺口,我便从这个“缝隙”钻了进去。
②转过几棵树,眼前豁然开朗起来,中间是一条小路,右手是连绵向前的一片松林,左手便是各种绿植的低矮幼苗了,每一种树苗都是一小片,而每一小片互相都紧挨着,而每一种又有着不同的颜色,就这样,【甲】放眼望去,一层叠着一层,就在这雨丝里漫了开去,我心中的静意也随着这叠递不穷的各种颜色漫了开去。
③【乙】工业时代的五彩斑斓,电子时代的光怪陆离,丰富的内容似乎让我们的生活既方便又充实,可人们总是能找到不同的机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绿色的渴望,对大自然的向往,对“回归”的憧憬。回归?我们将归向哪里?
④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刀耕火种,战天斗地,他们凭着双手和生命在大自然的天地里争得一席之地,在他们的眼里,狼虫虎豹、悬崖峭壁、风霜雨雪等,都曾给人类带来过无穷的苦难和恐惧。我想,在他们眼里,大自然的美妙恐怕少于大自然的威严……
⑤生产力发展了,人类进步了。人们开始耕种,圈养家畜;开始建立城镇,书写文明;开始骑马远游,张帆出海,甚至直飞蓝天;开始开拓眼界,关注内心和思想,……
⑥而对于个体,随着生活的逐步富足,其它的困惑、不如意等比生存更为复杂的东西便挤到生活中来。复杂的社会关系便把人们之间的距离增大,同时把人们互相防备的思想变得更加复杂,于是便有了社会生活给人的压力,于是便有了“归隐文化”。
⑦是啊,谁不喜欢空山月明、微雨黄昏,谁不愿踏雪寻梅、横舟独钓……不用说陶渊明,也不用说倡导简单生活的梭罗和爱默生,就是此时的我,在这微雨中,走在这酷似乡间的小路上,两旁的松林和“旱地芦苇”,竟能让我的心如此宁静,宁静到喜不自胜……
⑧其实真正的归隐是有相当多的麻烦的,那不方便的生活,“遥远的卫生间”,成群的蚊子且不用说,就说我们在城市里最恐惧的孤独感在那深山老林里也会变本加厉。由于城市压力而产生的向往田园生活的美感,在真正长期消磨在田间地头的时候也会变得了无踪影。在我而言,一个普通人是没有也无须拿出那么大的勇气来远离人世,去成就绝对的归隐,而心灵深处保有一块“归隐的田园”用来感受偶然得来的宁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⑨我脚下的这条土路,走起来韵味十足:时不时地从路边蹿出的野兔,在眼前一闪,倏忽不见;这里听不见人声、车声,只有雨点打在松枝上、伞上的妙声;远处一层层的红黄绿在雨里静滞着,让我想象出阳光下、大雪中这田野的妙影……(摘自《人民日报》)
11.下列是对选文的内容和写作特色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借在宁静的苗圃观览来表达作者对生活中困惑的追问与思考。
B.作者在城市的喧闹中游览苗圃,被其自然、宁静所吸引,表达了归隐的强烈愿望。
C.第③段末句既表达了作者的困惑,更引出对自然的深入思考,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D.第⑨段表现作者思索有了答案之后的愉悦心情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照应了开头。
1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划线的甲乙两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4分)
【甲】
【乙】
13.请谈谈对第⑧段中划线句句义的理解。(3分)
14.联系全文,简析文题“转过几棵树”的丰富内涵。(4分)
(三)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15~18题。(共13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选段)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或短语。(4分)
①缀行甚远( ) ②并驱如故( )
③一狼洞其中( ) ④变诈几何(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横线句子的意思。(4分)
(1)
(2)
Tag:初一语文试题,七年级语文试题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一学习 - 七年级语文 - 初一语文试题
-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练习答案
- › 《背影》导学案6(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 › 《黑信》导学案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 › 《皇帝的新装》导学案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 › 《“诺曼底”号遇难记》导学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 › 《小地主》导学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期中复习资料
-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十三岁的际遇》说课稿
- › 七年级上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家长会学生主持词
-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第七单元试卷及答案
-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第八单元试卷及答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