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加入WTO新形势 采取有力措施 促进我市粮食生产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 ----“重庆市511人才工程”学习考察报告
20xx年专题调研
适应加入WTO新形势 采取有力措施
促进我市粮食生产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
----“重庆市511人才工程”学习考察报告
王国华
通过参加重庆市WTO工作领导小组、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组织的“511人才工程”WTO知识综合培训、深度培训和赴欧洲学习考察培训,使我对WTO的发展渊源、组织结构、基本规则、运作程序及争端解决机制等知识,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同时,也进一步激起了我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关注和思考。本报告根据WTO的有关知识和一些国家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经验,就发展我市粮食生产和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关问题予以探讨。
一、加入WTO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宏观对策概述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世界农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发展速度超过了人口增长速度;农产品贸易不断增长,贸易额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生产增长幅度;农业生产呈区域布局,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业生产经营体制逐步
完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注:(1)本文经重庆市WTO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审后,收录于<<重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论文集;
(2)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已同意将本文以论文形式发表在该学报20xx年第二期上。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农业呈现以下发展趋势:第一,粮食安全越来越引起高度关注。第二,农业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共识。第三,贸易自由化对农业的影响日益广泛。第四,十分重视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和运用。第五,政府对农业的管理体制正在发生变化。
加入WTO,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长远和总体上看,加入WTO对我国和我市农业发展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我国农业将享受绝大多数国家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可减少歧视性待遇,有利于利用有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等,既可改善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外部环境,也为我国利用国际农业市场与资源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我国可以以WTO成员身份参与制定新的农产品贸易规则,有利于在多边体制下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农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有利于我国与有关国际组织以及WTO成员开展更加广泛的农业交流与合作,为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外商投资以及减少贸易壁垒创造有利条件,加速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按照WTO规则和国际规范进行经贸活动,可以加快我国农产品外贸体制和国内流通体制的改革,也有助于推进我国农业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加入WTO,既为我国农业对外开放、深化改革、引进技术、结构调整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由于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农业经营主体缺乏竞争力和农业管理体制不适应,也使我国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正如当年朱镕基总理坦言:“我最担心的是农业。”我国在加入WTO农业谈判中承诺降低农业贸易保护程度,逐步开放农产品市场,这意味着在参与世界农业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以下风险和挑战:一方面,开放农产品市场会对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产生一定影响。由于目前我国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料、食糖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出国际市场价格,不具备商业竞争优势。加入WTO后,由于进口这些农产品的压力增大,对一些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及其农民会产生不利影响。与此同时,我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肉类、蛋类、水产品、水果、蔬菜、花卉等具有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但是,这些产品的比较优势只能说是潜在的优势,因为目前我国生产的上述产品大多在疫病、农药化肥残留,质量和卫生标准等方面均难以达到国际市场要求。再加上进口国不断设置技术壁垒,以食品质量安全和卫生检疫为由控制进口,以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条款等手段实施贸易保护,使我们的潜在优势难以发挥。另一方面,加入WTO增加了解决农村社会经济矛盾的难度。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等问题,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WTO的有关规则要求,如何抓住加入WTO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克服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把我国农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好的对策建议。
第一种观点认为,加入WTO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对策:一是强化市场意识,着力在调整农业结构上下功夫;二是强化集约意识,着力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上下功夫;三是强化精品意识,着力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四是强化保护意识,着力在改善农业发展环境上下功夫;五是强化服务意识,着力在改善宏观调控上下功夫。
第二种观点认为,为减轻加入WTO对中国农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将农产品市场开放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一是要改善对农业的宏观调控,改革现行农业管理体制;二是要强化农业国内支持措施,改善农业发展条件;三是要加强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四是要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同时,提高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五是要切实做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宏观管理。
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加入WTO只是为之提供了一个可能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而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与挑战。从根本上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的种种对策涉及到了人数众多、地域广阔的经济变量,也涉及到了司法、科研、教育、行政等众多相关领域,其困难是巨大的。除了转变观念、合理完善的立法与制定政策并正确执行等要件以外,资金不足是其中最大的桎梏。纵观所有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长期巨额投资和相关支持,因为农业本身具备了受自然条件限制程度高、投资回报周期长、发展相对缓慢等特点。这是加入WTO后更好地发展中国农业必须要正视的问题。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考察报告,学习考察报告,考察报告怎么写,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 适应加入WTO新形势 采取有力措施 促进我市粮食生产发展和农
- › 适应加入WTO新形势 采取有力措施 促进我市粮食生产发展和农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适应加入WTO新形势 采取有力措施 促进我市粮食生产发展和农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适应加入WTO新形势 采取有力措施 促进我市粮食生产发展和农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适应加入WTO新形势 采取有力措施 促进我市粮食生产发展和农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适应加入WTO新形势 采取有力措施 促进我市粮食生产发展和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