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语文教学反思《明天,我们毕业》教学反思» 正文

《明天,我们毕业》教学反思

[01-09 22:13:16]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语文教学反思   阅读:8538
概要: 概要:教后反思:这篇课文的教学可以从好几个方面去解读,比如教学与生活的互相勾联;比如教学中文本意义的超越;比如“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但是,当我教学完整篇课文时,我更愿意从最简单的也是最实在的方面——学生的有效收获方面去进行反思。语文课之所以成为语文课,它有自身的学科特性和科学范畴。离开了语文课的本质内容,学生的收获也无从谈起。那么这两节课,学生的收获体现在哪里?一、语文课上有语文能力的实践和提升——“言”的呈现作为语文学科两个主要的方面,“言”是形式,“意”是内容;“言”是技巧,艺术,“意”是精神、旨趣。“言”作为语文学科工具性的体现,是语文课最基本的要素。语文课,首先要培养提升孩子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培养,通过什么渠道?是简单的将知识作为“点”呈现,进行“告诉”?还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习得”?这两堂课上,语文知识作为两种形式存在着。一种,是作为静止的状态,以点的形式存在着的陈述性知识:比如关于文本的解读策略:对于一个文本,我们可以关注哪些方面去读懂它?再比如关于这篇课文作者是通过哪些典型镜头、哪些方法来表达的?而另一种,则是以动态
《明天,我们毕业》教学反思,标签:教学反思,http://www.kuaixue5.com

教后反思:

这篇课文的教学可以从好几个方面去解读,比如教学与生活的互相勾联;比如教学中文本意义的超越;比如“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但是,当我教学完整篇课文时,我更愿意从最简单的也是最实在的方面——学生的有效收获方面去进行反思。

语文课之所以成为语文课,它有自身的学科特性和科学范畴。离开了语文课的本质内容,学生的收获也无从谈起。那么这两节课,学生的收获体现在哪里?

一、语文课上有语文能力的实践和提升——“言”的呈现

作为语文学科两个主要的方面,“言”是形式,“意”是内容;“言”是技巧,艺术,“意”是精神、旨趣。“言”作为语文学科工具性的体现,是语文课最基本的要素。

语文课,首先要培养提升孩子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培养,通过什么渠道?是简单的将知识作为“点”呈现,进行“告诉”?还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习得”?

这两堂课上,语文知识作为两种形式存在着。一种,是作为静止的状态,以点的形式存在着的陈述性知识:比如关于文本的解读策略:对于一个文本,我们可以关注哪些方面去读懂它?再比如关于这篇课文作者是通过哪些典型镜头、哪些方法来表达的?而另一种,则是以动态的方式存在于学习的过程中的程序性、策略性知识:比如听说,比如读写,这是一种流动的、时刻在生成着的“知识”。

在课上,学生经历了一次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自读自悟到汇报交流,从有理有据地说到有感情地读,真情实感地写,再到动情地听,在这样的复杂的语文实践过程中,在这样的现场练习中,形式、技巧,作为中心的各种形式的知识被一遍一遍触摸着,演练着。生与文本,生与老师,生与学生,围绕着“言”进行多方面的交流沟通,学生用语文的方式提升着语文的能力。当然,由于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这种实践很多时候是在作为汇报的形式存在着。

所以,学生有收获的语文课,一定是为孩子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和场景,将“言”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口中、笔下,时时作亲近的接触的。

二、文本意义有心灵成长的实现和超越——“意”的支撑

语文课的另一个收获,我想,是来自于文本的意义力量。

语文课区别于其它课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它有文本作载体。或是充满情感力量的,或是充满科学意趣的,或是充满世理哲思的……语文的诗性美,浪漫情怀正是因着这些文本的内在精神意义。我们很难想象,语文课如果缺失了这样的直抵人心灵的力量,还会有多少吸引人的地方。所以,挖掘文本内在的“意”是我们的语文课充满魅力、也是在人的心灵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一环。

本文与孩子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所以,有感情地朗读那些作者为之深深“眷恋”的镜头,再说说自己学习过程中值得回忆的镜头,让作者的回忆来勾起自己的回忆,让作者的情感来唤起自己的情感;又因为文本毕竟是文本,它诉说的毕竟不是孩子的心声,而是来自作者的,所以,借了它的内在,往前一步,最后设计“学生的诗、老师的诗”,打通课内课外,沟通文本和学生的心灵世界,超越文本,让孩子诉说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感情。这样的一次经历,不仅是孩子在毕业前表达对母校、对老师的感激、眷恋,更是在自己学习的道路上,一次成长的标志,一个成长的驿站。学习的过程中,站在完整的人的教育的高度,还有什么比心灵的成长更美好、更值得让人激动的事呢!

语文课教什么?“言”与“意”的有机融合,知识、能力、情智的共同成长。
Tag:语文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语文学习 - 语文教学反思
上一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春联》教学反思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