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对了,这一点一定要引起重视。语文学习讲究细笔描绘,形象刻画。
(初中学生的写作和阅读分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贴标签和空泛的毛病。解决这个问题的要点在于:强化细节描写和渗透重要的语文知识)
生:老师改了之后看起来要简洁一些了,但是我觉得原文中的“把眼睛”更强调一种支配,眼睛也有疲倦的时候啊,但鲁宾孙就是在疲倦的时候也不准眼睛休息,非要眼睛望着海面,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分分秒秒都这样。
师:品味得很细腻!这当然有文学上的夸张的成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望着海面”可能是无意注意,但是“我把我的眼睛望着海面”那就是要靠毅力来实现的有意注意了。
生:对,原句的好处就是强调鲁宾孙对援救的极度渴望。他非常主动。
师:举个例子,“我把手放在他的桌子上”和“我的手放在他的桌子上”,哪一个句子更强调我的行为呢?
生:前一个。
师:对了,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啊。这种句子叫把字句,把字句就特别能起到强调主体行为的作用。
(这个地方,通过讲清句式的微妙变化,就可以讲出句子的表达效果。让学生明晰把字句、被动句的作用看来也是必要的。)
师:这个句子中还有一个词语要注意……
生( 杂然):“望”!
师:可以改成“看着海面”吗?
生:不可以。“望”是远远地看,海面很宽阔,只能是远望。
师:你说的是距离遥远,“望”还暗含着什么?
生:“望”还多带着感情,有极度地盼望在里边。
(用“替换”的方式对两个词语进行深度对比,往往能够带领学生走进语言深处。)
师:我还可不可以这样更加简练地表述这个句子:现在我对于自己的处境已稍稍有了好感,不再等待有船来。
(师读两遍,让学生体会)
生:意思是没有什么大变化。
生:原句的感情有一种自嘲的意味,“等待有什么船来”的“有什么”就有一种灰心和自我嘲讽的意味。而“等待船来”感觉好像平静得多。
师:真好!品味非常细腻。
(“什么”是个特殊的代词,“有”和这个表示疑问的“什么”相搭配,反而消解了“有”的力量,使语言产生了轻微的自我嘲讽的味道。如果学生略略懂点语法知识,可能对这些细微之处的咂摸会深刻细致得多。)
Tag:教学参考,语文学习,语文学习 - 教学参考
- 精要好懂的语法知识是细读文本的重要抓手
- › 精要好懂的语法知识是细读文本的重要抓手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精要好懂的语法知识是细读文本的重要抓手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精要好懂的语法知识是细读文本的重要抓手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精要好懂的语法知识是细读文本的重要抓手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精要好懂的语法知识是细读文本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