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幼儿园管理幼儿园管理经验对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园长管理观念与行为的思考» 正文

对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园长管理观念与行为的思考

[03-04 16:36:07]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幼儿园管理经验   阅读:80
概要: 概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从上到下进行着各种规模和层面的幼教改革,这些大大小小的教育改革,推动着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教师保教水平的提高。深化改革,提升改革发展的理性和实践性,推广改革,丰富和完善改革成果、增强改革的实效性近年来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自从素质教育定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以来,围绕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大家在努力追寻和深入研究着。近年来作为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被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所一致推崇,上海市幼儿园课程改革也不例外。 上海市幼儿园课程改革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开幕,93年9月到96年6月进行了“一期”课改(上海市幼儿园新课程,简称一期课改)的试验。现在又开始了“二期”课改(面向21世纪上海市学前教育新课程,简称二期课改),回顾亲身经历“一期”课改,发现“一期”课改可以归纳总结的进步很多: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很大转变,突出的表现在教育的目标意识加强;幼儿教育的学科性开始淡化,打破成人为中心的小学教学化倾向;关注孩子活动的主体作用,注重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教师有了一日活动皆课程的课程理念等等。但是,“一期”课改的最大遗憾是教师依旧没有解放孩子,没有让孩子获得自主发展的
对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园长管理观念与行为的思考,标签:幼儿园管理制度,幼儿园管理论文,http://www.kuaixue5.com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从上到下进行着各种规模和层面的幼教改革,这些大大小小的教育改革,推动着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教师保教水平的提高。深化改革,提升改革发展的理性和实践性,推广改革,丰富和完善改革成果、增强改革的实效性近年来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自从素质教育定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以来,围绕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大家在努力追寻和深入研究着。近年来作为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被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所一致推崇,上海市幼儿园课程改革也不例外。

上海市幼儿园课程改革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开幕,93年9月到96年6月进行了“一期”课改(上海市幼儿园新课程,简称一期课改)的试验。现在又开始了“二期”课改(面向21世纪上海市学前教育新课程,简称二期课改),回顾亲身经历“一期”课改,发现“一期”课改可以归纳总结的进步很多: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很大转变,突出的表现在教育的目标意识加强;幼儿教育的学科性开始淡化,打破成人为中心的小学教学化倾向;关注孩子活动的主体作用,注重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教师有了一日活动皆课程的课程理念等等。但是,“一期”课改的最大遗憾是教师依旧没有解放孩子,没有让孩子获得自主发展的机会。此外,指导和帮助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操作性不够,教育观念的转变停留在意识层面,教师实践行为很少体现新观念的影响。让人困惑的是,教师的主观意识与实际行为的距离为何相差甚远?当我从“一期”课改教研员的角色换到“二期”课改园长角色后,专业思考的视角发生变化后,发现缩短距离的阻力有很大一部分来于幼儿园园长的管理。

幼儿园单位虽小,但“五脏俱全”,园长的事务性工作牵制了园长许多学习和进修的时间,若有些园长主观意识上也放松自己的“充电”,加之,离开孩子、离开教学第一线后实践的经验也开始落伍时,这就使不少陷在事务堆中的园长,学习跟不上,思考跟不上导致观念跟不上。因此,发生园长比教师更陌生课程改革的信息,比教师的教育观念更陈旧,对课程管理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另外,不少园长即使学习之后,了解之后,并予以实践地思考,不能领悟课改的真谛,因此,谈不上管理观念的反思和变革。众所周知,课程改革是一项复

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材教法等系列内容,而所有这些都是以观念的转变为前提进行的。观念的陈旧,使园长难以理解教师课程改革的行为,难以评估教师改革行为的对与错,也就很难意识到提供给教师改革的自由空间。这是由园长观念陈旧带来的阻力之一。

阻力之二,没有实施与课程改革精神一致的管理改革。我们一些园长有着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求实心,她们往往对教师的管理有许多严格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不可抹杀,它使园长管理程序化、结构化、规范化。规范化是任何正规组织建立过程都必须经历的,这对稳定教师教育秩序,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实现目标管理起重要作用,但在不切实际,落后而又主观的管理观念下,规章制度却变成了阻碍教师改革的枷锁。少数的园长还不知觉走入家长制、集权制的管理误区,更是让教师不能“越雷池半步”。所有这些,限制了教师创造性、主体性的发挥,制约了具有新观念的教师诞生先进的新行为。 “一期”课改时这个问题已开始显露,“一期”课改重视课程实施者教师的观念转变,却忽视了制约教师发挥作用的园长管理观念的转变。可以回忆,“一期”课改对园长、教师的课程培训是一致的,园长与教师一样接受转变教育观的宣传,但是有些园长自认为是教师的事,是业务指导部门的事,未对自己的管理观念和管理行为进行反思。“一期”课改强调园长课程观的转变,但孤立地强调对课程内容、课程设置方面的认识转变,而未对幼儿园的课程管理配套改革进行研究与培训。课程改革不只牵涉到教师,还有园长和家长。课改在以认识为先导,重视教育观念、课程观念更新的同时,更期待在观念指导下的实践行为发生变化,更希冀课改的成效能在幼儿身上体现。课改实践行为发生变革依赖于教师,但离不开园长,某种程度上说,关键是园长,因为幼儿园

教师行为的改变更多受制于园方的管理要求与评价,为此肖湘宁老师曾有这样善意的提醒①:“幼儿园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仅有观念的转变是不够的,在原有管理框架下进行改革,常会使教师处于观念与行为的两难境地,教师自己没有解放,哪来解放孩子?”一针见血地说到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中,管理模式的以不变应万变的现象,也很尖锐地对幼儿园的陈旧的管理模式提出异议。

课改忽视管理者管理观念与行为变革的原因是多种的,我的分析是,宏观上,对现代化教育体系的理解是逐渐深刻与透彻的,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以及行动的思考是逐步发展和成熟的,社会、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也在慢慢接近理性的认识,教育管理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也是需要有个过程的。微观上,幼教课程设计专家研究课程关注研究课程教材的教学环境,而未能关注幼儿园课程教材使用的操作环境,只认定教师课程实施行为是课程成败影响因素,而忽视了园长管理行为是教师执行课程的影响源。只有既重视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提高又重视园长配套管理课程能力的提高,课改才能有实质性地收获。上海市幼儿园“二期”课改面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我们该从“一期”课改中吸取经验教训,重视园长配套课程管理的改革。重视园长课程管理进行两方面的转变,一是课程的管理理念、观念的转变,二是相应的课程管理行为的转变。

当务之急,确立“以人为本”的课程管理理念,并在该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课程观念的转变。“以人为本”的哲学给我们管理上的启示:所有的一切管理工作,都要重视人的发展,要珍视人的主体感受,调动人的主体作用,发挥人的主体能力。“以人为本”的哲学告诉我们:主体发展速率和性质会因社会生存条件的不同而动态地呈现各种水平。我们把这两个观点放在课程管理中运用,就能意识到课程管理要动态地提供、创设孩子和教师的发展条件,发挥他们主体性的最佳水平。在课程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儿童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让孩子和教师的主体性得到最好地、最充分地发挥。或许对此我们并不陌生,但是,我们实际怎样做却很生疏,因为,我们幼儿园的管理较长时期以来忽视管理的人本性。追究其原因可纵观历史,长期受封建留毒的影响,对人性、人本、人文等一直不予重视,未把人的个体尊重与发展放在应有的位置,国是集权制、家是长者制,这种制度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教育,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教师是权威、对

[1] [2]  下一页


Tag:幼儿园管理经验幼儿园管理制度,幼儿园管理论文幼儿园管理 - 幼儿园管理经验
上一篇:办学体制改革要深化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