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作者许地山详细资料
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
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着作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危巢坠筒》、《道学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着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
1893年生于台湾台南。
甲午之战后全家迁居福建龙溪(漳州)
幼年随父在广东读书
1910年中学毕业后曾任师范、中学教员。
1913年赴缅甸仰光中学任教
1916年回国
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得文学士学位后再入宗教学院,得神学士学位。
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期间与翟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
“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
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
1922年往美国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比较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1923年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学、民俗学等。
192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
1934年的小说《春桃》塑造了一个劳动妇女泼辣而善良的形象。
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发表文章、演讲,宣传抗日,反对投降。
1940年的《铁鱼底腮》写了一个旧知识分子学无所用的苦闷心情及悲惨遭遇。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即与张一廛联合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和平、息战。同时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
1941年劳累过度,因心脏病逝于香港。
- 落花生作者许地山详细资料
- › 落花生作者许地山详细资料
- › 落花生作者许地山资料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落花生作者许地山详细资料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落花生作者许地山详细资料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落花生作者许地山详细资料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落花生作者许地山详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