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这也提醒了中国的教育者们,不要一味教学生那些所谓的知识,因为你们自己也知道,这些知识到了十年以后80%都是没有用的,更重要地如何去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样也告诉那些还在学校里读书的人,考试得五十分和得一百分的意义其实是一样的,因为他的一百分并不意味着他将来一定比你成功,不必为了考得更高的分数而去把精力浪费在自己都认为是浪费精力的事情上。
这个电影能够让大家看到的东西太多,教育者能够在这里看到如何去实施真正的教育,学习者能够透过这部电影知道应该怎么真正的学习,失败者或许能从这里摸索到一些成功之道。你可以当它是喜剧片,因为它真的很喜剧,你可以当是励志片,因为它真的很励志!
20xx年11月26日学校研究生部组织我们参加了为期一天的学生干部培训活动——参观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省博物馆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十纬路26号。馆址原是奉系军伐汤玉麟之子汤佐荣的住宅。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辟为伪“国立博物馆”。1939年改为伪“国立中央博物馆奉天分馆”。日本投降后,1946年改称为“国立沈阳博物馆”。1948年沈阳解放后,对该馆进行整修,于1949年7月7日正式开馆,称“东北博物馆”,至1959年开始改称为“辽宁省博物馆”。1992年增建新馆。辽宁省博物馆藏品总量达11.2万件,以辽宁地区考古出土文物和传世的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体,藏品分为考古、书画、雕刻、陶瓷、丝绣、服饰、铜器、货币、漆器、景泰蓝、家具、古生物、少数民族文物、甲骨、碑志等17类文物,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收藏体系,其中尤以晋唐宋元书画精品、宋元明清缂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商周时期窖藏青铜器、辽代陶瓷、历代碑志、明清版画、古地图、清李佐贤《古泉汇》著录的历代货币等最具特色和影响。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了位于三楼的辽河文明展厅。辽博三楼共分为五个展厅,介绍了历史上曾经生活在辽河流域各个民族的历史。
第一展厅,辽河文明展之“文明曙光”。一般来说,凡有山水之地,适合种群生存,都有原始部落氏族聚居,再经过经年繁衍迁徙,逐渐扩大生存空间,形成统一的王朝和国家。
第二展厅,辽河文明展之“商周北土”。自公元前周族的兴起,使原先的商裔殷民部分东迁辽东的周封燕地,繁衍生息。
第三展厅,辽河文明展之“华夏一统”。自秦汉华夏一统,辽河流域纳入中原王朝版图。魏晋以降,中原王室衰败,五胡乱华纷纷入主中原,带来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为华夏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最终迎来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隋唐盛世。
第四展厅,辽河文明展之“契丹王朝”。契丹,辽国族名,是中国古代东胡民族的一支。契丹其意为镔铁和刀剑,这个族名最早见于《魏书》中。关于“契丹”一族的衍生,《辽史地理志》还有“白马青牛生契丹”的传说,就是说两个以白马和青牛为图腾的氏族部落互相融合,逐渐衍生和发展成为契丹部落至契丹民族。
第五展厅,辽河文明展之“满族崛起”。关于满族的先世,在中国历代史书中均有记述。先秦时代,有肃慎地,称“肃慎人”(树身人)。因为他们喜欢生活在辽东及东北白山黑水之间地的大山中渔猎,在山洞和树洞上“以身树居”,因此“肃慎”可能皆因于“树身”的音译。后经过和鲜卑族及其他民族的不断融合,形成宋代占金国统治地位的完颜部,清代的满族。
此次活动在学校的精心安排下,使我们广大学生干部都收到了很好的精神文化熏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种参观性质的培训活动,来深入了解我们伟大祖国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
由研究生部组织的10级学生干部培训活动在20xx年11月26日成功举行,活动内容即参观新中国第一馆——辽宁省博物馆。感谢研究生部有力的组织,26日早晨八点,研究生部所有干部在沈农大讲堂前集合,出发来到了辽宁省博物馆。感谢研究生部给我们提供这次宝贵的机会,使我们更加了解了我们的国家。
博物馆的讲解员带我们从1楼看到3楼,历经12个展区,拍摄了500多张照片,大家一饱眼福,大家对古代文化的热情非常高。
我们首先了解了辽宁省博物馆的建馆历史和背景。辽宁省博物馆于1949年成立,是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成立至今的56年间,辽宁省博物馆在首创讲解员制度、率先摹制清宫散佚书画等方面作为先行者积累下了很多可资参考的经验。辽宁省博物馆是中国省级历史艺术博物馆。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十纬路。辽宁省博物馆的馆址原是东北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的寓邸。伪满统治时期,1935年于此成立伪“国立博物馆”。1938年改为“国立中央博物馆奉天分馆”。国民政府时期为“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备委员会古物馆”,为中国三大博物院(另两院为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之一。1949年筹建东北博物馆,7月7日建成开馆,1959年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省博物馆以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为己任,继续推出具有辽宁地域文化特色和馆藏特色的,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为一体的精品展览,不断引进国内外各种类型的历史艺术类展览,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融汇世界先进文化的知识与艺术的高雅殿堂。
该馆藏品有书画、丝绣、铜器、漆器、古地图、货币、甲骨、陶瓷、景泰蓝、雕刻、碑志、家具、服饰、考古、少数民族文物、革命文物、古生物等5.7万余件。其中一级品173件。馆藏资料包括标本、模型、照片、图表、拓片、印刷品等1.8万余件。藏品的时代,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藏品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伪满时期奉天博物馆残存的少量藏品;二是东北解放战争中征集的文物;三是新中国成立后征集品和考古发掘品。
在众多的考古发掘品中,较重要的有:喀左马厂沟、北洞、山湾子等地出土的窖藏商周青铜器燕侯盂、蟠龙纹盖 ;朝阳十二台营子春秋墓出土的青铜短剑;北票西官营子十六国时期北燕冯素弗墓出土的龟纽金印、鸭形玻璃注等一批玻璃器、包鎏金铜片木芯马蹬;法库叶茂台辽墓出土的白釉剔划花盘口长颈瓶、酱釉鸡冠壶、《竹雀双兔图》轴;《深山棋会图》轴、刻丝金龙纹衾等。
- 多篇学生干部培训活动心得体会
- › 多篇学生干部培训活动心得体会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多篇学生干部培训活动心得体会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多篇学生干部培训活动心得体会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多篇学生干部培训活动心得体会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多篇学生干部培训活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