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语文阅读最老的朋友张奚若阅读及答案» 正文

最老的朋友张奚若阅读及答案

[01-15 11:35:20]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高考语文阅读   阅读:8434
概要: 概要:最老的朋友张奚若阅读及答案我的最老的朋友是张奚若。我在1914年就碰见他,不过那时只是碰见而已。认识他是在1917年的下半年,那时我转入了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他一直在哥大学政治。从1917年下半年起我们是同学,就西方的政治思想史说,我们也是同班。他无意取学位,但是写了一篇很好的《主权论沿革》。张奚若家没有什么大矛盾,可是有长期的小摩擦。他同杨景任的结合是新式的结合。杨景任在苏格兰大学毕业,他们是在苏格兰结婚的。结婚后,到了巴黎,我才看见他们。这个结合是自由式的。张奚若头脑里想的可能是两个人都是知识分子。他发现杨景任不是“知识分子”,假如所谓“知识分子”是用知识去办大事,像他自己那样,杨景任就是英、美人所说的Womanly woman(女子女子),这实在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社会性。要看她这一方面的性格,最好是听她同萧叔玉太太的谈话,两人都争分夺秒地谈,由赵、钱、孙、李到黄焖鸡到红烧肉。杨景任这一方面的性格虽然突出,然而她总是支持张奚若的。从昆明搬家回北京一事,由她一人承担。张奚若这个人,王蒂澂女士(周培源夫人)曾说过,&
最老的朋友张奚若阅读及答案,标签:高考语文阅读大全,http://www.kuaixue5.com

最老的朋友张奚若阅读及答案

  我的最老的朋友是张奚若。我在1914年就碰见他,不过那时只是碰见而已。认识他是在1917年的下半年,那时我转入了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他一直在哥大学政治。从1917年下半年起我们是同学,就西方的政治思想史说,我们也是同班。他无意取学位,但是写了一篇很好的《主权论沿革》。

  张奚若家没有什么大矛盾,可是有长期的小摩擦。他同杨景任的结合是新式的结合。杨景任在苏格兰大学毕业,他们是在苏格兰结婚的。结婚后,到了巴黎,我才看见他们。这个结合是自由式的。张奚若头脑里想的可能是两个人都是知识分子。他发现杨景任不是“知识分子”,假如所谓“知识分子”是用知识去办大事,像他自己那样,杨景任就是英、美人所说的Womanly woman(女子女子),这实在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社会性。要看她这一方面的性格,最好是听她同萧叔玉太太的谈话,两人都争分夺秒地谈,由赵、钱、孙、李到黄焖鸡到红烧肉。杨景任这一方面的性格虽然突出,然而她总是支持张奚若的。从昆明搬家回北京一事,由她一人承担。张奚若这个人,王蒂澂女士(周培源夫人)曾说过,“完全是四方的”。我同意这个说法。四方形的角很尖,碰上了角,当然是很不好受的。可是,这个四方形的四边是非常之广泛,又非常之和蔼可亲的。同时,他既是一个外洋留学生,又是一个保存了中国风格的学者。他的文章确实太少了。我只知道一篇《主权论沿革》,登在《政治学报》月刊或季刊上。这个刊物只出了一期。

  张奚若的主张是民主革命,至少开头是这样的。他曾同我说过,“孙中山的演说,你听着听着就跟了他走下去了”。这大概是在上海的时候。那时候,胡适也在上海,懂得一些英文,可能帮助过张奚若学英文,胡适一直说张奚若是他的学生。而张奚若并不承认。他的英文也不是从胡适那里学的,同盟会中帮助他学英文的人可能不少。他是作为革命的青年到美国去的,同去的人有王夏将军。他确实得到扎实的书本知识,但是,忽略了和美国人,特别是美国家庭交朋友,有些事情,他未免就用家乡的老办法去办。例如要裁缝给他做一身新衣服,裁缝做的不合身,奚若要他改,他也不改。奚若同我到店里之后,裁缝仍不肯改。我说,“找我们的律师去”,旁边有一个人听了就说,“哪里不合身?让我看看”。他看了之后,说“这确实应该改,也容易改”。问题在于“我们的律师”,这表示中国学生是有法律顾问的,不只是临时找律师而已。

  从那个时候起,奚若认为我是一个“有办法”的人。这样一个“认为”维持了相当长的时期。到了昆明之后,才打住了。

  在昆明,有一天傍晚,约6点钟光景,年轻小伙子唐二哥来了。他说他早就到了西南联大广场,张伯伯已经在那里讲演了。他站在那里听,他说张伯伯要求蒋介石辞职。这是我离开上海之后,头一条好消息。我可惭愧不堪,我不知道奚若要做如此重要的一步。真是对不起朋友。后来我要唐二哥到奚若家里去了一次,我很高兴唐二哥得到了大后方的政治气氛。

  30年代中期,送张奚若回西安,我写了一篇游戏文章:

  敬启者朝邑亦农公奚若先生不日云游关内,同人等忝列向墙,泽润于“三点之教”者(张奚若讲话总喜欢说“我要讲三点”,金先生跟他开玩笑,称他为“三点之教”者),数十礼拜于兹矣。虽鼹鼠饮河不过满腹,而醍醐灌顶泽及终身,幸师道之有承,勿高飞而远行,望长安于日下,怅离别于来兹。不有酬觞之私,无以答饮水思源之意;若无欢送之集,何以表崇德报恩之心。兹择于星期六下午四时假座湖南饭店开欢送大会,凡我同门,届时惠临为盼。

  门生杨景任

  再门生陶孟和沈性仁,梁思成林徽因,陈岱孙,邓叔存,金岳霖启

  【】张奚若(1889年~1973年),陕西大荔县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政治学家。金岳霖(1895年~1984年),中国哲学家、逻辑学家。

www.kuaixue5.com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标题中“最老的朋友”,一语双关,既指张奚若比作者年长,又指两人是故交。文章开头就讲两人的相识,呼应了标题。

  B.张奚若夫人的性格如何与传主无关,这部分纯属闲笔,作者金岳霖这样写只为增添一点生活情趣。

  C.文中写张奚若要求裁缝改衣服这件事,是为了表明张奚若认为金岳霖是个“有办法”的人而非常佩服他,更显出张自己不善处理生活琐事。

  D.金岳霖饯别张奚若而写的游戏文章中,自称“再门生”,并非完全出于谦抑之心,主要是交情日久,也可见他们的交往是轻松的。

  E.本文内容涉及张奚若家庭生活、学问主张以及交友等方面,文章结构严谨,从朋友的角度写出了一位可亲可敬的学者的为人处世态度。

  【解析】 B项,写张奚若夫人的性格其实是为了从侧面表现传主的生活,也可见作者与传主的熟悉程度。C项,文中写要求裁缝改衣服一事,是为了说明张奚若“忽略了和美国人,特别是美国家庭交朋友”,有些事情“用家乡的老办法去办”。E项,“文章结构严谨”的说法不妥。

  【答案】 AD

  (2)周培源夫人曾说张奚若“完全是四方的”,对此说法金岳霖持什么态度?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金岳霖对此说法所持的态度,周培源夫人说的这句话在文章第二段,作者明确表示“我同意这个说法”,所以答题的重点应该放在作者对这句话的分析、理解上。答题时要指出“四方”的比喻义:“四方”的角比喻张奚若为人有棱角;“四方”的边很宽,比喻张奚若学问大眼界宽而又和蔼可亲。

[1] [2]  下一页


Tag:高考语文阅读高考语文阅读大全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语文阅读
上一篇:史铁生百日祭阅读及答案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