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荷叶伞
李广田
我从一座边远的古城,旅行到一座摩天的峰顶,摩天的峰顶住着我所系念的一个人。
路途是遥远的,又隔着重重山水,我一步一步跋涉而来,我又将一步一步跋涉而归,因为我不曾找到我所系念的人。——因为,那个人也许在更遥远的地方,也许在更高的峰顶,我怀着满怀空虚,行将离开这个圣地。但当我以至诚的心为那人祷告时,我已经得到了那人恩惠,我的耳边又仿佛为柔风送来那人的言语:
“给你这个——一把伞。你应当满足,因为这个可以使你平安,可以为你蔽雨。”于是,我手中就有一把伞了,而我的满足却使我洒下眼泪。
我细看我的伞,乃是一把荷叶伞,其大如荷时,其色如荷叶,而且有败荷的香气。心想:方当秋后,众卉俱摧,惟有荷叶,还在水面停留,如今我打了我的荷叶伞,我正如作了一枝荷叶的柄,虽然觉得喜欢,却又实在是荒凉之至。我向着归路前进,我听到伞上的雨声。
天原是晴朗的。正如我首途前来时的心情,明白而澄清,是为了我的伞而来的雨吗?还是因为预卜必雨而才给我以伞呢?这时天地黑暗,云雾迷蒙,不见山川草木,但闻伞上雨声。共初我还非常担心,我衣,我履,万一拖泥带水,将如何行得几千里路。但当我又一转念时,我乃寂寞地一笑了:哪有作为一枝荷叶梗而担心风雨的呢,白莲藕生长泥里,我的鞋子还怕什么露水。何况我的荷叶伞乃是神仙的赠品。
雨越下越大,而我却越感觉不安。因为我这时才发现出我的伞的妙用:雨小时伞也小,雨大时伞也大,当时雨急,我的伞也就渐渐开展着,于是我乃重致我的谢意。
忽然,我觉得我的周围有变化了,路上已不止我一个行人,我仿佛看见许多人在昏暗中冒雨前进。雨下得很急,他们均如孩子们在急流中放出的芦叶船叶儿,风吹雨打,颠翻漂没。我始觉得不安了。我恨我的伞不能更大,大得像天幕;我希望我的伞能分做许多伞,如风埂中花叶满江湖,我的念头使我无力,我的荷叶已不知于几时摧折了。
我醒来,这窗外的风雨正急。
(选自李广田散文《雀蓑记》)
12、本文所描的主要对象是“荷叶伞”,你能解读出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吗?
13、“我”获赠“荷叶伞”后的心路历程产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14、你是如何理解“雨小时伞也小,雨大时伞也大”这句话含义的?
15、以下是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
A通观全文,《荷叶伞》描写的应该是一个梦境,但“我”却是以逼真的口气来加以叙述的。
B、“我醒来,窗外的风雨正急”一语双关:风雨正急,我前行的脚步正急。
C、本文第8段与杜甫“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中写荷叶“摧折”,所表达的是另一层面的无奈:个人能力有限,难以拯救众生。
E、全文托物抒情,荷叶伞,既能遮挡风雨,又可使人迎接雨后睛空。
(三)阅读《渔父》一文,回答16—21题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楚国官名,主管楚国屈、景、昭三姓王族的事物)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gǔ)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bū吃)其糟而啜其醨(lí薄酒)?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中赶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yi)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16、 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淈:浑浊,使动用法,即弄浑浊
B是以见放 见:看见
C鼓枻而去 枻:船板
D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 缨:帽带
17、对文中词语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颜色”、“形容”都是古今异义是用法。
B“何故”、“是以”两个短语在词序上的特点不相同。
C“察察”“汶汶”“皓皓”三个叠词,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不全相同
D本篇表现了屈原不愿同流合污,宁愿“伏清白以死直”的高尚品质。
18、对“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干什么事都应从实际出发。 B.干什么事都不能呆板。
C.渔父用打比方的方法在讲“与世推移”的世俗道理。
D.渔父用打比方的方法阐明处事要灵活的道理。
19、屈原以“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是为了说明:
20、对于文中“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原因,渔父的看法是: 。
21、文言翻译
①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②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www.kuaixue5.com三、语言运用
22、默写(任选六小题答,其中①②③④为必答题)
①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岂余心之可惩?(《离骚》)
②不见复关, _____________。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 。(《氓》)
③《离骚》中表达作者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新课标高一上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 › 河南省新课标高考语文冲刺
- › 新课标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六)
- › 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一单词表Unit1
- › 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一单词表Unit2
- › 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一单词表Unit3
- › 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一单词表Unit4
- › 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一单词表Unit5
- › 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二单词表Unit1
- › 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二单词表Unit2
- › 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二单词表Unit3
- › 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二单词表Unit4
- › 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二单词表Unit5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新课标高一上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新课标高一上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新课标高一上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新课标高一上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