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较,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 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注]①通侻:随便,不拘小节。侻,同“脱”。②军谋祭酒:官职名。③覃思:深思。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西京扰乱,皆不就 就:就任 B、下车即缮其甲卒 缮:整治
C、粲恒典之 典:掌管 D、其强记默识如此 识:认识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王粲才华出众的一组是( )
①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 ②博物多识,问无不对
③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 ④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⑤用相比较,不误一道 ⑥文武并用,英雄毕力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粲才华出众,幼小时就受到当时的名人蔡邕的赞赏推重,司徒征召他做僚属,皇上下诏任命他为黄门侍郎,他都没有就任。
B、王粲劝刘表的儿子刘琮归顺太祖曹操。太祖任命刘琮为丞相府属官,赐以关内侯的爵位。
C、王粲将袁绍、刘表两人与曹操进行对比,称赞曹操不仅能够收纳贤人豪杰,而且能够让他们各尽其才。
D、王粲博闻强记,过目不忘;撰写文章,一挥而就,即使时人反复斟酌推敲,也比不上他。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3分)
(2)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3分)
(3)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晚望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8.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5分)
9.有人认为,尾联破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应该删去;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___________。
⑵羁鸟恋旧林,___________ 。
⑶___________ ,以望复关。
⑷今我来思,___________ 。
⑸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 。
⑹ ___________,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www.kuaixue5.com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
祁连雪
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阒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你驻足武威、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垂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江南秀色”所倾倒。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河西走廊尽是良畴沃野,它的精华所在,只是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平原,黑河、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这片膏腴之地,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祁连雪以其丰美、清洌的乳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一过乌鞘岭,那静绝人世、夐列天南的一脉层峦叠嶂,就投影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映着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的晴空。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景,领略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顿觉凉生襟腋,情愫高洁,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
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这里难以计数的神话传闻和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压低了祁连山,涂饰了祁连山,丰富了祁连山。在那看云做梦的少年时代,一部《穆天子传》曾使我如醉如痴,晓夜神驰于荒山瀚海,景慕周天子驾八骏马巡行西北三万五千里,也想着要去西王母那里做客。当时把其中的故事都当成了信史。真正知道它“恍惚无征,夸言寡实”,是后来的事,但祁连山的吸引力并未因之稍减,反而益发强化了。四十余年的渴慕,今朝终于得偿,其欢忭之情是难以形容的。
旅途中我喜欢把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叠合。车过山丹河(即古弱水)时,我想到了周穆王曾渡弱水会西王母于酒泉南山。《淮南子》里也有后羿过弱水向西王母“请不死之药”的记载。神话传说汇集着一个民族关于远古的一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情感、体验以至行动的载体,深入地窥察一个民族以至人类史前的发展轨迹。
- 新课标高一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 › 河南省新课标高考语文冲刺
- › 新课标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六)
- › 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一单词表Unit1
- › 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一单词表Unit2
- › 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一单词表Unit3
- › 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一单词表Unit4
- › 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一单词表Unit5
- › 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二单词表Unit1
- › 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二单词表Unit2
- › 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二单词表Unit3
- › 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二单词表Unit4
- › 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二单词表Unit5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新课标高一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新课标高一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新课标高一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新课标高一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