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棱字伯师阅读答案及翻译
韩棱字伯师,颍川舞阳人,弓高侯穨当之后也。世为乡里著姓。父寻,建武中为陇西太守。
棱四岁而孤,养母弟以孝友称。及壮,推先父余财数百万与从昆弟,乡里益高之。初为郡功曹太守葛兴中风病不能听政棱阴代兴视事出入二年令无违者兴子尝发教①欲署吏棱拒执不从因令怨者章之事下案验吏以棱掩蔽兴病专典郡职遂致禁锢。显宗知其忠,后诏特原之。由是征辟,五迁为尚书令,与仆射郅寿、尚书陈宠,同时俱以才能称。肃宗尝赐诸尚书剑,唯此三人特以宝剑,自手署其名曰:“韩棱楚龙渊,郅寿蜀汉文,陈宠济南椎成。”时论者为之说:以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渊;寿明达有文章,故得汉文;宠敦朴,善不见外,故得椎成。
和帝即位,侍中窦宪使人刺杀齐殇王子都乡侯畅于上东门,有司畏宪,咸委疑于畅兄弟。诏遣侍御史之齐案其事。棱上疏以为贼在京师,不宜舍近问远,恐为奸臣所笑。窦太后怒,以切责棱,棱固执其议。及事发,果如所言。宪惶恐,白太后求出击北匈奴以赎罪。棱复上疏谏,太后不从。及宪有功,还为大将军,威震天下,复出屯武威。会帝西祠园陵,诏宪与车驾会长安。及宪至,尚书以下议欲拜之,伏称万岁。棱正色曰:“夫上交不诌,下交不黩,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议者皆惭而止。尚书左丞王龙私奏记上牛酒于宪,棱举奏龙,论为城旦②。棱在朝数荐举良吏应顺、吕章、周行等,皆有名当时。及窦氏败,棱典案其事,深竟党与,数月不休沐③。帝以为忧国忘家,赐布三百匹。
迁南阳太守,特听棱得过家上冢,乡里认为荣。棱发擿奸盗,郡中震慄,政号严平,数岁,征入为太仆。九年冬,代张奋为司空。明年薨。(选自《后汉书·韩棱传》)
【注】①教:文告。②城旦:一种筑城四年的劳役。③休沐:休息洗沐,即休假。
5.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棱四岁而孤 失去父亲 B.棱阴代兴视事处理 政事
C.及窦氏败,棱典案其事 案件 D.因令怨者章之上奏章 告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后诏特原之 乡里益高之
B.自手署其名曰显宗 知其忠
C.时论者为之说 世为乡里著姓
D.白太后求出击北匈奴以赎罪 以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渊
7、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为郡功曹太守/葛兴中风/病不能听政/棱阴代兴视事/出入二年/令无违者/兴子尝发教欲署吏/棱拒执不从/因令怨者/章之/事下案验/吏以棱掩蔽兴病/专典郡职/遂致禁锢。
B、初为郡功曹/太守葛兴中风/病不能听政/棱阴代兴视事/出入二年/令无违者/兴子尝发教欲署吏/棱拒执不从/因令怨者章之/事下案验/吏以棱掩蔽兴病/专典郡职/遂致禁锢。
C、初为郡功曹/太守葛兴中风病/不能听政/棱阴代兴视事/出入二年/令无违者/兴子尝发教/欲署吏/棱拒执不从/因令怨者章之/事下案验/吏以棱掩蔽兴病/专典郡职/遂致禁锢。
D、初为郡功曹太守/葛兴中风/病不能听政/棱阴代兴视事/出入二年/令无违者/兴子尝发教/欲署吏/棱拒执不从/因令怨者章之/事下案验/吏以棱掩蔽兴病/专典郡职/遂致禁锢。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守葛兴中风生病不能听政,韩棱趁机把持政事两年,周围没人敢于违背他的指令。
B.显宗知道韩棱忠诚,下诏升任他为尚书令,并赐宝剑,且亲手题其名为“韩棱楚龙渊”。
C.窦宪派人在上东门刺杀齐殇王子都乡侯刘畅,事情败露后,太后百般包庇,韩棱上疏要求让窦宪出去攻打北匈奴来赎罪。
D.韩棱升任南阳太守路过家乡,皇上特许他回家祭祖,乡里乡亲都为此感到荣光。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翻译下列句子(7分)
①棱上疏以为贼在京师,不宜舍近问远,恐为奸臣所笑。(4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窦太后怒,以切责棱,棱固执其议。(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能表现韩棱刚直不阿的两个例子(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参考答案:
5.【答案】C【解析】C查办。
6.【答案】A【解析】A,第三人称代词,他B,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第三人称代词,他的;C,介词,替\动词,是 ;D,连词,来\连词,因为
7.【答案】B
8.【答案】D【解析】A韩棱是暗地里代理事务,对太守是一种帮助;B赐宝剑的是肃宗;C是窦宪求太后要出击匈奴立功赎罪。
9.(1)①韩棱上疏认为贼在京师,不应当舍近问远,恐怕被奸臣嘲笑。( “以为”1分,“宜”1分,被动句式1分,大意1分)
②窦太后发怒,深深责备韩棱,韩棱坚持他自己的看法。(“切”1分,“固执”1分,大意1分)
(2)①兴子尝发教欲署吏,棱拒执不从②窦太后怒,以切责棱,棱固执其议③棱正色曰:“夫上交不诌,下交不黩,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答出一个例子1分,两个例子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可引用原文,也可自己概括)
【参考译文】
韩棱字伯师,颍川舞阳人,是弓高侯秃贵当之后代。世代为乡里大姓。父亲韩寻,建武年间为陇西太守。
- 韩棱字伯师阅读答案及翻译
- › 韩棱字伯师阅读答案及翻译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韩棱字伯师阅读答案及翻译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韩棱字伯师阅读答案及翻译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韩棱字伯师阅读答案及翻译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韩棱字伯师阅读答案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