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两则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学习重难点】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着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2、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川)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衮川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积累运用】
⒈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雪骤( ) 撒( )盐 差可拟( )( )
柳絮( ) 尊君在不( )
⒉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⒈舍 太丘舍去( )
又渐如高舍( )
⒉不 尊君在不( )
不一状( )
⒊是 则是无信( )
是知也( )
⒋若 未若柳絮因风起( )
坊若者( )
⒊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⑴与儿女讲论文义。
⑵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⑶撒盐空中差可拟。
⑷尊君在不?
⑸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合作探究】
1.《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1.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3.《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你怎样评价元方的行为?
【精读精练】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文中词语:
日中:
舍去:
无礼:
引之:
2.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 .
5.“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 .
6.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
7.元方入门之后,友人会怎样?
【主题阅读】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隽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主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cù jí].(窘迫)。
1.标题是选用文中谁的话?其中“了了”是什么意思?
2.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其本意是什么?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大未必佳(大: )
⑵韪大踧踖(大: )
⑶人以其语语之(语: 语: )
⑷诣门者(诣: )
⑸奕世为通好(奕世: )
⑹时李元礼有盛名(盛名: )
4.译文:
⑴莫不奇之。
⑵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
5.从文中找出表示人称关系的词。
6.孔融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辩驳陈韪的?
7.谈谈这篇短文表现孔融少年时的什么性格特征?
【能力提升】
1、名句填空
(1)种豆南山下, .陶渊明《归园田居》
(2) ,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及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
- › 《世说新语》两则课堂实录
- ›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
- › 世说新语与三国志阅读(2016成都2016)
- › 世说新语与三国志阅读答案(成都2016)
-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字词总结
- › 世说新语课后练习题(初一上册语文)
- › 世说新语课后练习题答案(初一上册语文)
- ›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梳理
- › 初一文言文:世说新语两则翻译
- › 世说新语两则作者刘义庆介绍
- › 世说新语两则重点虚词、实词总结
- › 世说新语两则特殊句式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世说新语两则:咏雪及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世说新语两则:咏雪及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世说新语两则:咏雪及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世说新语两则:咏雪及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