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任务与困难
一、工作任务
根据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和华南师大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的具体安排,结合本工作室情况及所在学校的实际,我们确定了二十天的跟岗学习任务:
1、上课不少于2节,听课不少于6节,写三篇教学反思。旨在通过上课、听课、评课展示个人教学风格、通过伙伴互助,促成教学反思,共同提高
2、完成三级课题开题报告。主要通过课题研讨、专家讲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阅读两本书,完成两篇读书笔记,参考书目:《教师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放飞思维的翅膀》、《粒粒皆辛苦》,也可自己选择。目的是以读书带动学习。
4、撰写每天的《跟岗学习日志》及学习结束后的个人总结。
二、实际困难
1、培训经费方面:尽管只有二十天,但仅车费、住宿和用餐少说也要几千元,也是一笔不少的费用,来自云浮和茂名的大部分老师工资待遇并不高,学校财力也有限,能用于培训学习方面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比如来自茂名市电海中学的张薇老师说,她所在学校老师一个月也就一、两千元钱,这次培训就要花费两、三个月的工资,学校也根本不可能全部报销,大部分只能自己垫付。所以我们四处奔走,货比三家,终于联系到了既让老师们住得比较舒适,价钱又不高的旅店。
2、为了珠海三个学员的全脱。三个学员的所在学校都希望他们边工作边跟岗。为此,我们以我校金培忠老师为突破口,跟校长磨嘴皮,跟相关老师说好话,终于达到了目的。接着鼓励斗门一中的吴怀义老师和珠海市二中的詹小俊老师以之为论据,向学校力争,最后都争得了全脱的跟岗待遇。
3、尽力做好工作让他们安心跟岗。这些骨干教师素质都很高,很敬业。伍绍武老师和夏承志老师学校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德育工作是长期的工作,两人的跟岗学习也影响到了学校正常的德育工作的开展;伍校长所在的云浮市新兴一中目前又正面临着迎接评估,学校有很多材料需要整理,跟岗期间他是带着学校的许多任务来的。吴怀义老师兼任学校语文科组长,李跃华、金培忠教师是学校年级组长。其负面作用是他们常常显得心不在焉。我们启发他们“聪明人不会同时骑两匹马”,向他们说“缩回的拳头打出去更有力”的道理。并竭力做好工作,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第二部分 过程和做法
一、增进了解,明确任务
10月20日上午10点,来自茂名、云浮、珠海三地高中语文跟岗骨干教师共10名在金海岸中学会议室与工作室主持人、珠海市金湾区教育局领导、金海岸中学领导见面。见面会上珠海市金湾区教育局苏锦灵副局长和金海岸中学领导重点介绍了金湾区的教育发展状况,金海岸中学杨俊校长和江华波副校长重点介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基本情况,领导们都表示将尽力配合做好跟岗工作。
当天下午,我们重点介绍了学校目前的科研情况,尤其是做课题的情况,并组织跟岗老师共同讨论工作室跟岗计划,根据老师们的建议,对计划作了适当调整。通过介绍、探讨、参观,跟岗教师对本地教育现状和自己的跟岗任务有了更加明确的了解。夏承志老师说:“金海岸中学由于生源的原因,虽然在高考业绩方面逊色于人,但其教学研究成果却精品璀璨:有华跃进老师对食虫植物猪笼草的研究成果走出国门,中央电视台曾作专题报道;有语文特级教师郭铭辉的研究成果令很多名校教师都望尘莫及。”(详见《一位朴实的老师,一间朴实的学校》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59aaf70100mqmv.html)
二、专家引领,科研先导
我们组织跟岗老师在珠海市第二中学听了特级教师刘坤老师《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讲座,侧重于探讨“人文主义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刘老师从新课标说起,讲到语文新课标在培养目标方面是强调了“人文性”的,而现在的语文教学现状很令人堪忧,课本越学越多,内容越来越杂,老师和学生都感觉很累,老师总是试图将课本上的内容推销给学生,而不管它对学生是否有营养,刘老师讲到自己所追求的语文课堂时,用了“一个目标、两种性质、三个转变、四个引导、五个结论、六个解放”进行了概括,时时处处都体现出了人文主义的理念,如在讲“三个转变”时强调:要变教案为学案、变讲堂为学堂、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特别强调了要关注学生的学情,而不能一味地赶进度,劝导老师们要创造性地重组教材,“溺水三千、取其一瓢”,尽管在操作上可能比较困难,但只要是为了学生,就应该尽力去做。听完讲座,老师们感觉到了刘老师为自己的理念的实现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敬佩之余,也深觉惭愧。
为感受不同风格的专家,我们又组织聆听了珠海市教研中心语文专家容理城老师的讲座,容老师的讲座有激情、有思想,他从理念、问题、对策等方面讲到了语文课程的发展,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谈到理念,他说“不要惧怕新,也不要担心旧。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必须成为过去”,“一些新的理念是对旧道理的呼唤”,“新与旧、现代与传统都不是判断正确与错误的标准”;讲到新课标中关于教学目标的问题时他提出“过程和方法只是相对的目标”、“文以载道”才是语文教学不变的目标。提到做法时容老师说“关键是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个性化的写作”,“教学是学成而不是讲成;课堂是学堂而不是讲堂”,“每一次的阅读都是一次崭新的感悟;每一次的写作都是一次崭新的创作”,同时他指出:教学中需要批判、反思,“我们需要建构而不是灌输”,老师们普遍感觉到容老师更像一位思想大师、哲学大师,他会用智慧引领你去寻求光明。
11月8日上午,刘良华教授在百忙之中光临工作室,他在听取老师们的跟岗汇报后,抓住了“听课评课”和“课题研究”两个重点,谈道“评课如何见修养”时,他说,要学会倾听和欣赏,以建设性的方式提出问题;谈道“课题研究”时,他强调,要有课题研究的智慧,有教育信条、信念、信仰,自己要主动亲近母语,要熟悉各种教育流派等,他还谆谆教诲我们,只有“游学”才使人开阔、大气,还要“访学”(参访学者)参师才会对比思考,要“留学”(留下来学习)才能沉静下来做学问。教授的话如醍醐灌顶,使人茅塞顿开。
三、研讨课题、伙伴互助
- 郭铭辉教师工作室跟岗工作总结
- › 郭铭辉教师工作室跟岗工作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郭铭辉教师工作室跟岗工作总结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郭铭辉教师工作室跟岗工作总结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郭铭辉教师工作室跟岗工作总结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郭铭辉教师工作室跟岗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