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幼儿教育幼儿绘画浅谈创新在美工活动中的体现» 正文

浅谈创新在美工活动中的体现

[04-21 13:31:40]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幼儿绘画   阅读:8134
概要: 概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浅谈创新在美工活动中的体现创新究竟是什么?创新时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创新精神是人类特有的属性,也是人类首次产生崭新的精神和物质成果的思维与行为;创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不断生成新观点、新方法、新作品。在幼儿园美工活动中的创新是在幼儿特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上,以好学、好问、好奇的态度面对美工活动。回忆过去的美术经验进行选择、重新组合,成为新的作品,使自己得到巨大的个人乐趣和满足。长期以来在美工活动中对幼儿都恪守教师手把手教儿童一步一步学,即儿童模仿教师的作品。这就有如邯郸学步,不但掌握不好美术技巧,反而失去了儿童特有的对新鲜事物大胆尝试的精神。这样无论是从题材的选择、材料的提供、制作技法、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上都影响、阻碍了幼儿的发展,产生了一些误区,如:1、美工活动选题陈旧,计划性较强,儿童对活动并不感兴趣。2、教师并未针对儿童的实际情况,结合活动选择是适宜的材料和工具,而是为完成教学任务生搬硬套。3、美工活动中的方法和技巧是唯一的,儿童必须通过自己的“学”,教师的“教”才能“会”,抹杀了儿童在接受过程中的创新成分。4、教师的角色
浅谈创新在美工活动中的体现,标签:幼儿绘画教程,幼儿绘画启蒙,http://www.kuaixue5.com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浅谈创新在美工活动中的体现

创新究竟是什么?创新时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创新精神是人类特有的属性,也是人类首次产生崭新的精神和物质成果的思维与行为;创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不断生成新观点、新方法、新作品。在幼儿园美工活动中的创新是在幼儿特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上,以好学、好问、好奇的态度面对美工活动。回忆过去的美术经验进行选择、重新组合,成为新的作品,使自己得到巨大的个人乐趣和满足。

长期以来在美工活动中对幼儿都恪守教师手把手教儿童一步一步学,即儿童模仿教师的作品。这就有如邯郸学步,不但掌握不好美术技巧,反而失去了儿童特有的对新鲜事物大胆尝试的精神。这样无论是从题材的选择、材料的提供、制作技法、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上都影响、阻碍了幼儿的发展,产生了一些误区,如:

1、美工活动选题陈旧,计划性较强,儿童对活动并不感兴趣。

2、教师并未针对儿童的实际情况,结合活动选择是适宜的材料和工具,而是为完成教学任务生搬硬套。

3、美工活动中的方法和技巧是唯一的,儿童必须通过自己的“学”,教师的“教”才能“会”,抹杀了儿童在接受过程中的创新成分。

4、教师的角色身份仍然是传授者,而其它的作用则无法在美工活动中得以体现。

实际上以上的误区都体现了授人以鱼,以食食之的教学特点,然而授人以渔所教授的捕鱼本领却可用之无穷的。为此我们针对美工

活动中儿童创新精神的体现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一、扩展美工活动途径,挖掘儿童创新的潜能。

美工活动的题材已不只是单纯依附在计划性活动中的一项以培养技能为目标的活动。而逐渐发展成为目标的活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陈旧、不贴近儿童生活,与儿童实际情况相违背的美工活动已不能充分引起儿童活动的兴趣,使儿童自主地活动,产生创新的意识。因此美工活动中题材的选择便显得尤为重要,归纳起来,大致有四个方面:

1、    创造性游戏中的美工活动。

游戏是一种儿童可以做自己希望做的事情和情景,它与学习是界限模糊化的联合体。游戏的过程是儿童自主、教师与儿童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们大多割裂了游戏与美工活动的关系,认为游戏是游戏,美工是美工。游戏中所用的锅、碗、电话、床单、桌布、信封;小吃店的食品等游戏材料多是成品或教师辛苦制作的。实质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游戏与学习之间的互动关系,阻碍了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的自我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儿童美工活动中人为、枯燥、重复学习的现象。其实,儿童不是无知无能的弱小群体,并不一定需要通过告诉、解释、示范等形式来教会儿童,儿童最需要的是教师观察他们的行为、理解他们的想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当儿童发现娃娃家的桌布不用大头针固定就易滑掉在地上,用大头针固定又比较危险,易戳手,他们就想出了用针缝的方法,于是教师就可以提供缝被针、线、纽扣、花边等材料和感兴趣的儿童一起缝制桌布;当儿童想玩邮局游戏需要IC卡电话时,教师便可以和儿童一起回忆IC卡电话的样子,共同寻找鞋盒、牙膏盒等材料制作电话;当儿童开展公园游戏时需要门票,

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讨论门票的规格和用处,提供幼儿所需的材料制作公园门票……在这些游戏活动中,都体现了幼儿的创新精神,也表明儿童创新的乐趣并不是在于达到某种功利目的,而是在于创新过程本身,即在创新过程中通过自我证实而得到乐趣和满足。

2、    区域活动中的美工活动。

区域活动是教育者以儿童感兴趣的活动材料或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空间相对划分不同的区域,让他们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充分获得学习与发展是深受儿童喜欢的活动之一。因此活动中能较全面地满足每一名儿童的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发现:一方面各区活动特别是科学发现区中,儿童总想把玩具拆拆玩玩,看看其中的奥秘。但由于一些玩具的制作成本比较高、不易买到,所以一般是不允许儿童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童探索的欲望,阻碍了儿童自我学习的进程,为了协调好这一矛盾,我们在科学发现区中提供了一些玩具的制作说明及玩具小制作丛书,让儿童通过查阅书籍、仔细对教师自制的一些玩具和成品玩具进行观察探索,然后自己动手做做,领略其中的奥秘,从而获得一定的技能技巧成就感。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将日常教学活动中容易受场地、材料、儿童是否能够受到教师指导和帮助这些问题所限制的活动内容放在区域活动中开展,教给儿童一些美工所必须的本领以节约智力资源,让儿童容易掌握又可以举一反三,帮助儿童把智力技能与所掌握的符号结合起来,在头脑中进行转换,通过技能整合而变成自己的美工能力和技巧。如:大型的水粉组画、石头创意、绣花等活动

3、    生成性

活动中的美工活动。

生成性活动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儿童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地与周围环境发生交互作用自主地丰富和完善自身原有的认识结构并向更高一级的认识阶段发展。在活动中,儿童的行为是自由的、思维是活跃的。教师是在满足儿童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让儿童自主地探究问题。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儿童常常会就一个问题,生成出许多活动,而实践发现儿童的创新能力并不等于动手操作的能力。如:在生成性活动《帽子》中,儿童想到了要做帽子,这时教师并没有将自己的制作方法教授给儿童,因为此时不但无法预想儿童会做什么样的帽子?选用哪些材料?怎么做?而且儿童需要的是自主的活动和不断探索过程中获得的学习经验。所以我们放手让儿童自己先想好自己想做什么帽子,然后自己准备做帽子的材料,当儿童做好帽子后,大家发现虽然这些作品是经过思考才做出来的,但大多数帽子都是纸袋式的帽子,有的帽子还是平面的。于是儿童便自发地对帽子的功能进行了探讨得出帽子大致有保暖、保护、美观的作用。接着他们就对帽子提出了改进意见。如一名儿童做的是摩托车手帽,在改进时有的儿童就提出:“摩托车手帽主要是用来保护车手头部、防风沙的,但是他做的帽子是纸做的,手轻轻一捏就扁了。”就这一提议大家很快就出了许多主意:有的说用大纸折叠一个可吹的气球,然后在球的外面一层一层地贴上报纸把球加厚,最后挖去一块;有的说可以先用铅丝做一个模子,再贴纸做成头盔;有的说可以试试拿一个吹了气的气球,用笔画出头盔的样子,然后在需要的地方贴厚厚的纸,最后把气球的气放掉等等。当我们通过儿童激烈的讨论发现他们对做帽子的活动非常感兴趣并产生再做一次帽子的愿望时,便让儿童再次思考、累加整理在系列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并进行制作。令人吃惊的是此次活动中有的儿童用雪碧瓶做了古代宫女帽,有的用牛奶盒做了遮阳帽,有的用纸盒做了博士帽……效果非常地好。

[1] [2]  下一页


Tag:幼儿绘画幼儿绘画教程,幼儿绘画启蒙幼儿教育 - 幼儿绘画
上一篇:努力创设美术活动环境 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