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位危机之后,工作了3~4年的人,在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将获得个人职位晋升。另一些因为能力提升速度不够,或其他因素影响而导致5年之内还未获得晋升的人,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心理紧迫感,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所说的“晋升危机”。
只是因为“1980后”?
对于1980年代以后出生的职场人士,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出明显的问题:数据显示,1980年代出生的人有31.7%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次是1975-1979年出生的人群,比例为29.9%;1970-1974年出生人为25.4%;而1960年代及以前出生的人心理相对比较健康,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比例仅为22.7%。
“他们这些20来岁的孩子,又没有什么家庭拖累、生活压力,就是工作嘛,挣了薪水自己花,我们又不要他来养,还整天一副愁云惨雾的样子。”张辉爸爸对儿子很不满,在他的印象中,这孩子自从初中开始逆反期之后,似乎一直都没有从逆反期走出来。
出生在1982年的张辉确实心情不好。小学在家里学校都受宠,可是自从上了中学,学习压力突然来了,虽然才上初中,家长和老师就开始时不时地进行关于高考重要性的教育。“不知是气候缘故,还是我自己的心态,总之,从上中学起,好像天就没有那种很蓝的时候了。”张辉说。那个中学是所重点学校,大家都玩命学习,张辉小学时就很聪明,到了这个学校显现不出了,对于他这样的成绩排名中等的学生,老师基本上是不闻不问的,甚至参加什么活动都想不到他。
在张辉看来,被遗忘的命运似乎一直跟随着他,以中等的学习成绩,考到一所普通大学,学的虽然是法律,热门专业,可是出来找工作时犯了难:由于大学扩招,四年苦读换来的文凭突然不值钱起来。一次次被拒绝的求职经历再次跌破张辉的心理底线。
后来托了人介绍,进了一家国有背景的公司做文员,虽然离专业有些远,不过好在有工作了,父母很满意。但张辉始终心有不甘,想想自己竟然就做了这样一份工作,这么大还跟父母住一起,这点薪水,连一套房子的洗手间都买不到,不禁悲从中来……
如果对数据进行更细区分,1980年代及以后出生的人有3.8%的人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而1970-1974年出生的人这一比例仅为2.2%。
到底是职场新人的缘故,还是“1980后”的缘故,造成这样一个结果?或者,只是因为网民中1980年后出生的人更多?
负责撰写此次调查报告的罗丹萍更倾向于认为这属于“1980后”的问题。她指出,“1980后”的职场新人,成长环境比较顺利,没有经历过他们前辈所经历的那些磨难,抗压力能力相对较弱,也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但是,从另一方面说,在“单位”的概念渗入每个人的观念的年代,人们很少会出现没有归属感和对未来的恐慌感,经历生活的苦楚时还有一道心理防线;而“1980后”则失去了这一道实在又虚无的“单位靠背”,加之在社会快速转型期的眩晕下,人与人之间出现的不良关系和距离,都是造成心理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人力资源专家认为,对于在职场中造成的心理问题,如果是“疏解定位危机”和“晋升危机”造成的压力,可以通过促进各级机构的扁平化,让个人在组织中能够承担的工作任务更加多样等方式解决;另一方面在社会价值的导向上,也应从传统的“管人”、“做官”是有能力的表现,转向以“专业”为导向的认知。
可是,到底是职场压力影响了我们的心理,还是不健康的心理影响了职场生涯?这也许是下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粉领灰色心情谁让你的心渐渐荒凉
- › 粉领灰色心情谁让你的心渐渐荒凉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粉领灰色心情谁让你的心渐渐荒凉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粉领灰色心情谁让你的心渐渐荒凉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粉领灰色心情谁让你的心渐渐荒凉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粉领灰色心情谁让你的心渐渐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