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抓服务,解忧困,密切干群关系。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下基层、访群众、抓落实、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县直部门挂乡包村活动和各级文明单位与特困家庭结对济困活动,做到法律、政策、理论、道德、信息、科技、文化、卫生和资金等九个方面进村入户。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县处级领导实行“八个一”(挂好一个乡镇、扶强一个村、联系一家企业、抓好一所学校、帮扶一个困难户、扶大一户个私经济、抓实一个重点项目、培育一个先进典型)工作责任制,确保帮扶责任制的落实。县直各部门每年挂包一个村,积极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各乡镇干部实行记“民情日记”制度,把帮助农户解决实际困难作为干部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经常性开展学习交流,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
3、抓竞赛,促创建,树立文明新风。全县各级成立创建活动竞赛协调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组织开展观摩活动,实地督查指导,确保创建工作落实。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明确各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好落实;把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效与乡镇干部工作业绩挂钩,列入干部的考核内容,进一步健全组织领导机制、齐抓共管机制和检查督促机制,全县上下形成了强劲的工作合力。各乡镇围绕创建文明乡镇竞赛活动的总体要求,立足实际,确立主题,以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户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以“六提倡六反对”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呈现“诚实守信”、“庙会新风”、“祠堂新貌”、“尊老敬贤”的良好社会新风尚。
4、扬优势,重生态,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结合县委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发展战略,围绕创建“绿色生态文明带”和文明路带建设目标,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特色效益工业、生态城镇、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一是突出生态特色,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苗木花卉、烤烟、豆腐皮、水果“三蜜”(蜜雪梨、特早温蜜、水蜜桃)、畜牧水产五个重点产业,打“生态牌”、走“绿色路”。二是突出生态环保,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培育壮大氟化工业、林产工业、轻纺服装三大工业产业集群和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建材、机械加工等一批优势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三是突出生态和谐,推进城市园林化。按照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镇的要求,大力实施“小县大城关”战略,实现美化、绿化、亮化三同步,着力把县城建设成为“设施完善、生态优良、风光秀丽”的生态园林型城市。四是突出生态休闲,推进旅游产业化。省级风景名胜区九龙湖景区正式开业,温泉休闲旅游开发加快推进,省级温泉地质公园即将申报成功,景秀园林公司绿化苗木基地、嘉德冷泉休闲中心等绿色生态旅游项目稳步推进,省级大丰山森林公园、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申报成功,红色旅游列入《XX-20xx年福建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精品线路和重点景区,为我县旅游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六)强化三个意识,严格行业规范,在促进各行各业优质服务上上档次
围绕各行业规范服务程序、标准、承诺、言行等四个方面要求,把行业创建活动与加强诚信建设相结合,把优质服务与规范管理相结合,把推行承诺服务与健全监督机制相结合,以“效能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满意杯”竞赛活动,
1、强化服务意识。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行业优质服务群众满意率测评、通报、督促整改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服务质量明察暗访活动,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评议各行业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增强各行业的服务意识。各行业普遍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协助抓的创建网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创建格局。如××供电局每年初召开创建工作会议,颁发精神文明建设责任状,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科室、班组,年底进行考核表彰,并作为目标管理考评和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表彰。
2、强化质量意识。把加强诚信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内容、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根本要求和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融入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始终,不断提高各行业的服务质量。如电信局开展“争创星级服务、争当服务标兵”等满意系列竞赛活动,开展评佳评优,星级评定活动,实行末位淘汰,增强了员工的服务意识;在全省率先推出了无填单式服务,推出装机预约服务,服务水平和质量得到提升。国税局开展以“五查五治”(查思想、查作风、查纪律、查职责、查廉政和治浑、治懒、治散、治软、治贪)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努力造就文明、精明、严明的干部队伍,全局干部思想作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地税局把加强行风建设、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作为创建文明行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了《服务规范》、《服务质量考核细则》、《服务回访制度》等一系列服务措施,推行“一站式”服务、“预约服务”、建立“绿色通道”的各项税收征管措施,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3、强化创新意识。各行业从实际出发,创新服务方式,认真选好具有本行业特色的活动载体,开展便民利民活动,提高创建实效。县效能办、纠风办设置“经济110”、“清风网”网站和“行风聚焦”三个平台,运作以来坚持“有诉必理、有理必果”的原则,坚持24小时受理投诉,去年受理101件,办结率95%,给予效能告诫8人次,诫免教育1人,内部通报批评9人,责令取消收费5项,清退违规收费3万元,推进了机关效能建设和纠风工作的深入开展。如县工商局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在注册大厅、“12315”投诉台和基层工商所(分局)等窗口单位推出“三零”(沟通“零距离”、国家政策“零保留”和服务“零投诉”)服务,热心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取得显著成效。工商局在为元生花卉公司、福仕公司办理有关证照时,优质高效,赢得客商好评。县国税局设立流动“办税服务厅”,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送给纳税人,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县交警大队在开展“流动车管站”、“送证上门”等便民服务的基础上,又推出了“××县农村摩托车挂牌临时代办处”的做法,使农村群众不出家门就可以办理摩托车挂牌手续,农民朋友将不再为进城办理摩托车挂牌浪费时间和路费。这一经验做法,《福建日报》和《中国警务报》、《人民公安报》分别以“农村车管站真好”和“乡村车管所”进行了报道。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情况汇报
- › 街道办开展创建省级卫生标兵区工作实施方案
- › 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情况汇报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情况汇报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情况汇报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情况汇报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