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贺道台是一位擅长察言观色、揣摩上司心理的官员,这种性格特点源于他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和顺毛驴的好脾气。
B.作者有意赋予了贺道台擅长伺候上司和鸟儿这一本领,以此来突出并赞誉他的“绝活”,为后面情节展开做铺垫。
C.作者对八哥咒骂裕禄这一情节进行了生动细致地描写,目的在于表达劳动人民对裕禄的憎恶,增强小说的批判性。
D.结尾处八哥飞上树顶却未马上逃走,而是大叫了几声“死鸟”才挥翅飞去这一情节的安排,使小说更具讽刺效果。
E.本文大量运用天津方言及古典小说的白描手法,带有“三言两拍”笔意,具有古典传奇色彩,富有话本文学旨趣。
(2)本文以“死鸟”为题,试结合文本分析作者的用意。(6分)
(3)小说结尾处八哥语出惊人,虽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找出三处情节加以简要分析。(6分)
(4)主人公为文学作品中的中心人物,该小说的主人公不是八哥,而是贺道台,请结合文本分析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E(3分)D(2分)C(1分)
A“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和顺毛驴的好脾气”错;B“赞誉他擅长伺候上司和鸟儿”错;C“劳动人民憎恶裕禄”错。
(2)①从主题来看,该题一语双关,既指贺道台对八哥的昵称和咒骂,也指那些以贺道台为代表的表面对上司阿谀奉承实则却阳奉阴违的官员,更能凸显主题;
②从情节来看,“死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更为完整严谨;
③从语言来看,以“死鸟”为题,语言诙谐幽默,富有地方特色,而且更具讽刺效果。
(以上3点,每点2分,共6分)
(3)小说在情节发展中已有多处伏笔作了暗示。
①“人说,贺道台这些能耐都出自他的天性,说他天生是上司的撒气篓子,一条顺毛驴,三脚踹不出个屁来,对么?”用反问的语气引发读者思考,可见贺道台对上司的批评只是隐忍不发,而非好脾气,暗示贺道台在背后经常辱骂上司。
②“可有时不留神的话,却给他学去了。”“知府笑道:“还不是平日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可见八哥会留意并学习主人平时说过的话,为八哥学说贺道台咒骂裕禄的话做铺垫。
③“太太说:‘没想到这坏东西竟这么聪明。裕大人愈发兴高采烈,说道:‘这东西竟然比人还灵。’”可见这只八哥很聪明,模仿能力很强,为它有能力学会骂人话做铺垫。
(以上3点,每点2分;举例与分析各1分;共6分)
(4)①从小说主题看,小说是借贺道台来批判讽刺那些阿谀奉承、阳奉阴违的油滑官吏;
②从人物塑造看,小说用大量笔墨从多角度对贺道台这一典型人物进行了细致地刻画;
③从情节发展看,小说情节始终围绕该人物展开;
④从表达技巧看,小说运用多种表达技巧刻画该人物。综上所述,贺道台是小说的主人公。
(以上4点,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