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准确的的两项是( )( )(5分)
人文章主要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成功塑造了一位勤劳节俭、内向孤独的老奶奶形象。
B.小儿子对母亲的一些做法“十分失望”“大发牢骚”“惊慌失措”“灰心失望”,说明他们的母子关系不融洽,儿子对母亲不理解。
C.文章两次写到老奶奶的“瘦小”,第一次“她是一个瘦小的妇人”是衬托她的勤劳持家,第二次“我们看到的,是一张满是皱纹的小小的脸”是说明她油干灯尽,老了。
D.老奶奶拒绝和儿子一起去给丈夫扫墓而到补鞋匠那里,不把钱给儿女们却给了补鞋匠,主要是为了说明老奶奶淡化亲情,体现她的的博爱与无私。
E.“房间自然一尘不染,她看去也挺健康”“她屋子收拾得很干净”,这些细节描写看似不经意,实则告诉我们老奶奶的精神世界很丰富平和。
17.小说取名为“不值一文的老奶奶”,你如何理解?(4分)
18.这篇小说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对比,请具体说明最主宴的一组对比是什么,并简析其作用。(5分)
19.“奶奶”在“爷爷”去世后对儿女“不尽任何义务”,这种做法你认为对吗?请发表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6.B、E(E3分、B2分、C1分,A “内向孤独”的个性特点概括不准确;C“说明她油干灯尽,老了”是表层意思;D“把钱给了补鞋匠”只是猜测,主要是体现老奶奶对自我生活的追求)
17. (1)老奶奶生前最后两年没有对子孙尽义务,死后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财产,在儿女眼里“不值一文”(2分)。(2)以此为题暗含了对“印刷工人”们(只知道索取,不关注老人自身幸福的子女们)的批评,揭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2分)。
18.老奶奶两个阶段的不同生活状态对比。第一阶段:操劳家务,照管着荒凉破落的老屋,为大人和孩子们煮饭烧菜。第二阶段:看电影,逛街,和人闲聊,旅行。(2分)
作用:①反映老奶奶由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到悠闲自在、追求自我的转变,丰富了人物的性格;②启发人们思考两种人生方式,即物质的、俗世的生活方式与精神的、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不同价值取向,深化了小说的主题。(3分)
19.观点明确,能自圆其说即可。(观点2分,理由4分)
- 不值一文的老奶奶阅读及答案
- › 不值一文的老奶奶阅读及答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不值一文的老奶奶阅读及答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不值一文的老奶奶阅读及答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不值一文的老奶奶阅读及答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不值一文的老奶奶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