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实验复习题及答案: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A、 B、 C、 D、 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 s的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在打B、 C、 D、 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1)计算的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
(2)根据(1)中得到的数据,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作出v-t图象,并求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m/s2;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 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2、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放着带有最小分度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 “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 =m/s;小车的加速度是a=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205.4012.00v 2 =0.21 m/sa=0.60m/s2
3、为了测量两张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在木块A和板B上贴上待测的纸,B木板水平固定,砂桶通过细线与木块A相连,调节砂桶中砂的多少,使木块A匀速向左运动.测出砂桶和砂的总质量m,以及贴纸木块A的质量M,则两纸间的动摩擦因数
(1)该同学为什么要把纸贴在木块A和木板B上,而不直接测量两张纸间的滑动摩擦力?
(2)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要保证木块A做匀速运动较困难,请你对这个实验作一改进来克服这一困难.
①你设计的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你的方案,结果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你的方案要添加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便于测量;
(2)①使木块A做匀加速运动,测出其加速度a
4、图是运用运动传感器测定小车A刹车时加速度大小的实验中的简易装置图.
(1)若信号发射器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信号发射器接受到,从而可以测量物体运动的一些物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超声波是一种电磁波
B.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
(2)这组传感器所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
(3)图是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再经计算机所绘制的小车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v—t图线,根据图线中的数据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a=________m/ s2.
答案:(1)B(2)位移、时间 (3)1. 35 m/s2
5、像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9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
现利用图10所示装置测量滑块和长lm左右的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是水平桌面,Q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设有画出。此外在木板顶端的P点还悬挂着一个铅锤,让滑块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l、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1s和2*0.1s。用游标卡尺测量小滑块的宽度d,卡尺数如图图11所示。
- 高考物理实验复习及答案:匀变速直线运动
- › 高考物理实验复习题及答案: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 › 高考物理实验复习及答案:匀变速直线运动
- › 高考物理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 高考物理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 高考物理实验:互成角度度两个力的合成
- › 高考物理实验: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 › 高考物理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 › 高考物理实验及答案: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
- › 高考物理实验及答案: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 › 高考物理实验复习题及答案: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 › 高考物理实验: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 › 高考物理实验: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物理实验复习及答案:匀变速直线运动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物理实验复习及答案:匀变速直线运动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物理实验复习及答案:匀变速直线运动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物理实验复习及答案:匀变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