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考备考山东济南一中高三下册语文质检试卷» 正文

山东济南一中高三下册语文质检试卷

[01-15 15:35:13]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高考备考   阅读:8379
概要: 概要:①洎通上国,始失其故。②人之有欲,何所底止?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ll题。横波亭(为青口帅赋)①金•元好问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②。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疏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注:①本诗是为镇守金国青口要塞的老朋友所作,写于元灭金之前。②元龙百尺楼:元龙指三国时的陈登,刘备赞他有文才武略。后用“元龙百尺楼 ”来指高峻。11. (7分)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下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联起笔不凡,辞采雄壮,又巧借典故,既写出了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 也暗指了亭名之由来。B 颔联写眼前的景色引发了诗人对“千年豪杰”的追忆,这与“千古江山,英雄无 觅孙仲谋处”表达的情感一致。C 颈联中疏星、澹月、老木、清霜加之“秋”与“夜”,描绘出一派清寒江景,而鱼龙潜江,雁掠长空,更添清寥之感。D这首诗融情于景,借咏横波亭及周围山川形势,勉励青口帅勇往直前,收复失地,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山东济南一中高三下册语文质检试卷,标签:高考复习资料,http://www.kuaixue5.com

  ①洎通上国,始失其故。

  ②人之有欲,何所底止?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ll题。

  横波亭(为青口帅赋)①

  金•元好问

  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②。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

  疏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注:①本诗是为镇守金国青口要塞的老朋友所作,写于元灭金之前。②元龙百尺楼:元龙指三国时的陈登,刘备赞他有文才武略。后用“元龙百尺楼 ”来指高峻。

  11. (7分)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下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起笔不凡,辞采雄壮,又巧借典故,既写出了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 也暗指了亭名之由来。

  B 颔联写眼前的景色引发了诗人对“千年豪杰”的追忆,这与“千古江山,英雄无 觅孙仲谋处”表达的情感一致。

  C 颈联中疏星、澹月、老木、清霜加之“秋”与“夜”,描绘出一派清寒江景,而鱼龙潜江,雁掠长空,更添清寥之感。

  D这首诗融情于景,借咏横波亭及周围山川形势,勉励青口帅勇往直前,收复失地,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②有人称元好问的诗“有豪放迈往之气”。请结合相关诗句,从内容或语言的角度加以 分析。(4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处断句。(5分)

  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而北望齐,曰:“美哉国乎郁郁蓁蓁使古无死 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俯而泣沾襟国子高子曰然臣赖君之 赐疏食恶肉可得而食也驽马柴车可得而乘也且犹不欲死况君乎!”又俯而泣。晏子曰:“乐哉!今日婴之游也。见怯君一,而谀臣二,使古而无死者,则太公至今犹存,吾君方今将被蓑笠而立乎畎亩之中,惟事之恤,何暇念死乎!”

  (取材于《韩诗外传》)

  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①夫战,勇气也。______,再而衰,______。(《左传.曹刿论战》)

  ②______,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 。(屈原《国殇》)

  ③______,知来者之可追。______,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

  ④______,羨长江之无穷。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前赤壁赋》)

  ⑤春如旧,______ ,______。(陆游《钗头凤》)

  ⑥有日月朝暮悬,______。天地也! ______,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关汉卿《窦娥冤》)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一16题。

  ①中国古人向来尊重自然,形成了 “敬天畏天”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认为人类与自然合为一体,人类社会是自然这个大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这样的认识已经触及了生态伦理的根本实质,折射出古人的生态智慧。

  ②既然 要“以人合天”,人类就不能违反自然的运行规律,而要“顺应天时”。“天时” 即四季变化、昼夜长短、作物生长快慢、日月星辰移位等种种规律,人们根据“天时”来安排农业生产、生活节律、社会事务,就叫作“奉天时”,,

  ③中国古代有专门记载天时规律的文献,例如《礼记.月令》篇的第一部分,就详述了正月的日月星辰变化、动植物物候特征,由之引申出人们在这个月应当做什么、禁忌做什么。在今天看来,其中不乏迷信的内容,但也有许多合理的成分。比如,为了不影响动植物的繁殖,春天禁止猎杀幼小动物、雒性动物,禁止采伐林木,大兴土木,要掩埋露野的腐尸以防疸疫传染等等。

www.kuaixue5.com

 

  ④《汉书.货殖列传》谓:草木未落,斧斤不入于山林;豺獭未祭,罝网不布于野泽。这是要求人们“顺时而取物”,按照四季的循环规律和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加以采获。

  ⑤我们还可从种种记载中看到:儒家强调“使民以时”,道家提倡“有法无法,因时为业”,墨家主张“顺四时而行”,阴阳家讲求“顺时而发”……

  ⑥总之,古人十分重视时令变化。统治者还将根据时令变化而形成的生产生活节律纳入其统治方略之中,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国运长久的重要手段。

  ⑦不仅如此,“敬天畏天”的思想也渗透到古人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如儒家的礼制规定,饮食、舆服、宫室、车旗等须有度有制,不得逾越。其负面作用是阻碍了个人平等、个人自由,但用一定的社会规范限制人们的私欲膨胀,也就在客观上限制了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无限浪费。更何况,儒家“礼尚质”,以少为尊、以素为贵的主张,也在有意识地引导人们崇俭去奢。追求奢侈、铺张浪费被认为是违礼的行为,会受到舆论谴责和礼法惩处。齐相管仲虽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伟业,但是他因生活奢侈受到了谴责。唐中宗之女安乐公主生活奢靡,命人用百鸟之羽织成毛裙,又集百兽之毛做成鞯面。此后,“百官之家多效之,江岭奇禽异兽毛羽,采之殆尽”。开元初年,名相姚崇、宋璟屡次进谏,批评这种奢靡之风,“玄宗悉命宫中出奇服,焚之于殿廷,不许士庶服锦绣珠翠之服”,渐渐改变了采捕珍禽异兽的恶习。

  ⑧这种崇俭去奢的观念,在后世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朱子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成为了中国民间妇孺皆知的生活信条。这样的生活观念,客观上减少了物质资源的浪费性消耗,保护了生态平衡。

  (取材于《走进古人的生态智慧》)

  14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推断合理的一项是(3分)

  A《礼记.月令》和《汉书·货殖列传》都是中国古人专门记载天时的重要文献。

  C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都十分重视时令变化,将“顺应天时”作为治国方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考备考高考复习资料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考备考
上一篇:宁夏银川一中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