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的依据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2.具体规律: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
3、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F--
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如:F-> Na+>Mg2+>Al3+
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Fe>Fe2+>Fe3+
- 如何比较化学微粒半径的大小?
- › 如何比较金属性强弱?
- › 如何比较非金属性强弱?
- › 如何比较化学微粒半径的大小?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如何比较化学微粒半径的大小?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如何比较化学微粒半径的大小?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如何比较化学微粒半径的大小?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如何比较化学微粒半径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