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A.如被冰雪( )
B.成以其小,劣之 ( )
C.取儿藁葬( )
D.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
16.下列各组加点词语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亦不复以儿为念成以其小劣之
B. 掩口胡卢而笑因而化怒为悲
C.成视之,庞然修伟成然之
D.审谛之,短小,黑赤色屡撩之,虫暴怒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18.选文第2段“斗鸡”这一情节写得很精彩,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作赏析。 (3分) www.kuaixue5.com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19-22题。(9分)
①苏州府治东,旧有学,废为文信国①祠。祠之西数十步,有僦?屋半间以居者,补履先生也。人持败履往,则为补治,得钱以自给。先生少未尝读书,目不识字,以补履所入,从人问字,识一字则馈以一钱,后遂能遍读群书。门内横白板三四尺,置乱书杂旧物其上,其屋壁间亦多古书。以是从之游者,慕其好学,皆称之曰“补履先生”。
②其读书略观大意,未能深造也,然一言感触,辄黾勉服膺?,大要以不欺为本。与人言辄引之于善,娓娓然若悬壶泄水也。里中童子有来就学者,不问修脯④,往往多至二三十人,然不加督责,任之而已。以故未久辄散去,散则补履如故。
③卒年七十有五。姓钱名近仁,昆山人。
(取材于清代汪缙《补履先生传》)
注:①文信国:即文天祥,曾封为文信公,故称文信国。?僦:租赁。?黾勉服膺:牢记在心勉励奋进。④修脯:旧时称送给老师的礼物或酬金。
19.称“补履者”为“先生”,从文中看,是因为(1分)
20.对“与人言辄引之于善,娓娓然若悬壶泄水也”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和人说话,总是把人带入向善这个话题,娓娓动听,口若悬壶。
B.和人说话,就要把人带入向善这个话题,滔滔不绝,口若悬壶。
C.与人交谈,总是围绕着引人向善这个中心,娓娓动听,口若悬壶。
D.与人交谈,总是围绕着引人向善这个中心,滔滔不绝,口若悬壶。
21.“补履先生”被视为 “市井奇人”,综观全文,概述他 “奇”的具体表现。(3分)
22.有人说在读书越来越功利化的今天,重读“补履先生”的故事显得更具有现实意义。你是否赞成这一说法,为什么?(3分)
二写 作 40分
23.根据以下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题目:这很有意思
- 人教版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 › 人教版高二数学圆的方程重点知识及练习
- ›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 › 人教版高一上册英语期末试卷及答案
- › 人教版高一英语上单元三测试附答案
- › 人教版高一英语上单元五测试题附答案
- › 人教版高一英语上单元一同步测试
- › 人教版高一数学巩固性训练(1)
- › 人教版高一数学巩固性训练(2)
- › 人教版高一数学巩固性训练(3)
- › 人教版高一数学巩固性训练(4)
- › 人教版高一数学巩固性训练(5)
- › 人教版高一数学巩固性训练(6)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高一语文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