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公文写作党团材料党课教育唯物史观是党的执政理论的哲学基础» 正文

唯物史观是党的执政理论的哲学基础

[03-31 15:21:25]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党课教育   阅读:8671
概要: 概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决反对脱离群众、以权谋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也是我们党的根本执政理念。胡锦涛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这些论述充分揭示了党的建设与唯物史观的内在联系。深入领会唯物史观在党的历史奋斗中的指导作用,对于端正党的执政理念、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其理论依据何在?1921年1月,毛泽东在给蔡和森的信中明确表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自觉把握历史前进方向的政党。唯物主义历史观有两个最基本的观点,即生产力观点和群众观点。这是我们党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基本依据。生产力观点和群众观点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曾明确提出,从实践角度去理解事物与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事
唯物史观是党的执政理论的哲学基础,标签:党课教育材料,党课教育教案,http://www.kuaixue5.com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决反对脱离群众、以权谋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也是我们党的根本执政理念。胡锦涛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这些论述充分揭示了党的建设与唯物史观的内在联系。深入领会唯物史观在党的历史奋斗中的指导作用,对于端正党的执政理念、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其理论依据何在?1921年1月,毛泽东在给蔡和森的信中明确表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自觉把握历史前进方向的政党。唯物主义历史观有两个最基本的观点,即生产力观点和群众观点。这是我们党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基本依据。生产力观点和群众观点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曾明确提出,从实践角度去理解事物与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事物是一致的。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客观物质力量,但它本身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统一,人是生产力中第一位的主体。承认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意味着承认人民群众追求自身利益的历史性活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马克思有句名言:“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共产党的事业既是为群众谋利益的事业,也是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完成的事业。人民群众的愿望、利益和意志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人心所向者,大势所趋也。谁反映人民的意愿,谁就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只有得到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正是基于这一点,毛泽东指出,“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这句话阐明了党的总路线或根本路线的本质内容,它对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根本的指导作用。所谓根本路线,就是要把它的精神实质贯彻到党的工作的所有方面,就是必须始终坚持、任何时候也不能离开的东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

  唯物史观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基础,它既是我们党从事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党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根本指导思想。要遵循群众史观,就必须处理好党和群众的关系以及领导和群众的关系。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在人类历史上,唯心史观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圣贤史观。与此不同,马克思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其重要表现形式是群众史观。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并不是那些英雄宰相创造的,但在旧戏舞台上人民却成了渣滓,这种颠倒的历史观必须颠倒过来,恢复历史的真正面目。唯物史观的核心是群众史观,所谓群众史观,其本质在于以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以少数人的利益作为我们划定思考问题的范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明确宣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自觉的独立的运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是制定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思想路线的基础,也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从根本上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关键所在。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始终不变的政治立场。不断地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的最高目标。共产党只有扎根于人民,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治党治国的政治家,就必须懂得运用唯物史观观察国家的命运,自觉克服精英本位观,牢固树立群众本位观,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把完成党的各项任务与实现人民的要求和意愿统一起来。

  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和精英史观,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始终坚持的基本观点。毛泽东指出:“群众观点是我们与国民党的根本区别。”他认为,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什么都无从谈起。”他为佳县县委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这些论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指明了群众史观是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理念,是指引我们党胜利前进的法宝。众所周知,自近代以来,救亡图存是许多志士仁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但囿于精英本位论的局限,他们找不到扭转中国历史变局的社会力量,少数精英提出的开民智、新民德的口号,恰恰暴露了他们蔑视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的救世主心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运用唯物史观观察国家的命运,找到了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他在1936年同斯诺谈话时说: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得农民者得天下。谁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谁就得到了中国;而谁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谁就能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毛泽东在谈到党的胜利之本时说,共产党从成立以来就是一个穷党,又是被国民党宣传为杀人放火、十恶不赦的人,奇怪的是,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却获得了亿万人民群众的拥护。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没有私利。我们党来自人民,以人民为靠山,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是我们党的优势。大革命时期,共产党和国民党曾同时提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纲领,事实证明,“只有我们共产党人把这项主张看得特别认真,不但口讲,而且实做”,从而获得了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所以,毛泽东才明确地表示,有了这个优势,“什么党派都是不能和共产党争群众的。”

[1] [2]  下一页


Tag:党课教育党课教育材料,党课教育教案党团材料 - 党课教育
上一篇:不合格党员的处置问题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