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初中学习初三学习中考试题2017北京初三期末语文:基础知识16» 正文

2017北京初三期末语文:基础知识16

[05-16 16:08:44]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中考试题   阅读:8168
概要: 概要:【门头沟】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A.琐屑( xiè)鄙夷(bǐ )恣意(zì) 津津有味(jīng)B.沉淀(diàn )惬意( qiè ) 翘首(qiáo ) 惩恶扬善(chénɡ)C.应酬(yīng)脸颊 (jiá ) 剔除(tì)不屈不挠(náo)D.干涸(hé)游弋(yì )逮捕(pǔ) 满载而归(zài)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A.参观展览的人不记其数,但秩序井然,看来主办者在组织工作上的确下了很大功夫。B.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我们都应做到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C.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D.她妖娆的舞姿把人们带向了一个遥远的未来,一个美好的时代。3. 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A. 相得益彰——良师益友解说:两个“益”字意思不同,“
2017北京初三期末语文:基础知识16,标签:中考试题大全,http://www.kuaixue5.com

  【门头沟】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A.琐屑( xiè)鄙夷(bǐ )恣意(zì) 津津有味(jīng)

  B.沉淀(diàn )惬意( qiè ) 翘首(qiáo ) 惩恶扬善(chénɡ)

  C.应酬(yīng)脸颊 (jiá ) 剔除(tì)不屈不挠(náo)

  D.干涸(hé)游弋(yì )逮捕(pǔ) 满载而归(zài)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A.参观展览的人不记其数,但秩序井然,看来主办者在组织工作上的确下了很大功夫。

  B.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我们都应做到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

  C.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D.她妖娆的舞姿把人们带向了一个遥远的未来,一个美好的时代。

  3. 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相得益彰——良师益友

  解说:两个“益”字意思不同,“相得益彰”的“益”是“更加”的意思,“良师益友”的“益”意思是“有益的”的意思。

  B. 举目无亲——举世闻名

  解说:两个“举”字意思不同,“举目无亲”的“举”是“往上抬”的意思,“举世闻名”的“举”意思是“全、整个”的意思。

  C. 琐屑——不屑置辩

  解说:两个“屑”字意思相同,都是“琐碎”的意思。

  D. 深恶痛疾——深有同感

  解说:两个“深”字意思相同,都是“很、十分”的意思。

  4.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C

  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

  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①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

  ②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③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④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

  A.②④③①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B. 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C.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D.“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

  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麦子等待收割的情形。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

  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

  C.桃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此句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花儿们“争相斗妍”的繁荣景象。

  D.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哪里还会有创新的意识?哪里还会有开拓的精神?

  此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追星族”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答案: B A C C C D


Tag:中考试题中考试题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三学习 - 中考试题
上一篇:2017北京初三期末语文:基础知识17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