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学网教育文章初中学习初三学习初三语文初三文言文2017咸宁中考语文卷文言文阅读» 正文

2017咸宁中考语文卷文言文阅读

[05-16 16:08:44]   来源:http://www.kuaixue5.com  初三文言文   阅读:8321
概要: 概要:(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4~28题。(12分)【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乙】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②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24、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①虽乘奔御风( )②其间千二百里( )③是日更定( )④湖中人鸟声俱绝( )25、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良多趣味 此皆良实B、飞漱其间 又何间焉C、余拏一小舟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D、上下一白 长烟一空
2017咸宁中考语文卷文言文阅读,标签:九年级文言文,http://www.kuaixue5.com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4~28题。(12分)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②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24、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①虽乘奔御风( )②其间千二百里( )③是日更定( )④湖中人鸟声俱绝( )

  25、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良多趣味 此皆良实

  B、飞漱其间 又何间焉

  C、余拏一小舟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D、上下一白 长烟一空

  26、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2分)

  27、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28、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

www.kuaixue5.com

  24、(2分)①即使 ②代词,那 ③代词,这 ④都

  25、(2分) D

  26、(2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自”“亭午”“曦”三个词翻译准确,可得满分,否则扣分)

  27、(2分) A

  28、(4分)

www.kuaixue5.com

  甲文、乙文都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2分)

  甲文画线句描写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1分)。乙文画线句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使人感到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孤寂(或孤傲)的情怀(1分)。(注意:意境须答出“景”与“情”)

  (一)比较阅读

  【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

  D.予观夫巴陵胜状 高处不胜寒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吏呼一何怒

  C.或王命急宣 而或长烟一空

  D.满目萧然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15.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把山与水结合在一起些,不仅突出了山的险峻,还写出了四季的江水特点;乙文展现的洞庭湖则水波浩荡,气象万千,气势雄阔。

  B.甲文引用渔歌,既突出了三峡的特点,又渲染了秋天峡谷萧瑟的气氛;乙文以“古仁人”的思想为依据,推出“先忧后乐”的名句。

  C.甲文写三峡四季景色,详写夏秋,略写春冬;乙文写洞庭湖一阴一晴之景,通过对比,突出不同天气对人的心情的影响。

  D.甲文行文简洁,很少流露出作者的主观感情;乙文只写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完全没有涉及作者范仲淹的情感立场。

  第Ⅱ卷(共90分)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文: (2分)

[1] [2]  下一页


Tag:初三文言文九年级文言文初中学习 - 初三学习 - 初三语文 - 初三文言文
上一篇:2017宜宾中考语文卷文言文阅读

发表评论

表达一些您的想法吧!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